在零售市場普遍低迷之際,依然處于狂熱燒錢中的線上商家紛紛打起生鮮的主意來。沃爾瑪日前高調宣布,山姆會員網上商店進一步擴大上海站和深圳站的生鮮直送服務區域。記者發現,事實上,天貓、一號店、亞馬遜、京東、中糧我買網甚至快遞巨頭順豐等都在生鮮配送方面加大了力度。但有業內人士卻并不看好:“生鮮消費仍以線下為主,目前難見盈利曙光。”
近日,順豐高調宣布從本月起將常溫食品配送覆蓋至全國。而截至目前,順豐已將生鮮配送擴張到了11個城市。業界認為,此舉意味著順豐在生鮮電商這塊被譽為電商最后一片“藍海”的領域率先發力。據了解,順豐優選于2012年上線。今年12月1日,順豐優選將常溫商品配送城市擴展至全國,凡是順豐速運可到達的地方都將成為順豐優選的服務范圍。順豐優選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生鮮配送范圍會進一步擴大。
據記者了解,而傳統電商包括天貓、京東、1號店在內的一些一線電商也都涉足到了生鮮市場。
據京東商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作的生鮮賣家已經超過了300家。產品涵蓋了蔬菜、水果、海鮮水產、半成品、凍品、禽蛋、鮮肉、加工肉類等八大類。
記者發現,目前,農產品電商如雨后春筍,扎堆入市。國家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于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達3000家。除了沃爾瑪等零售巨頭網上賣生鮮,還有農產品企業也紛紛“觸電”。此外,天貓、京東、一號店、田園易購等電商平臺“務農”,而且后者的發展更為迅猛。
有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進入流通領域的農副產品價值總額為2.45萬億元,但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農產品僅占1%左右。由此可見,生鮮電商還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加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諸多利好消息使得生鮮成為電商爭奪的又一塊蛋糕。
有資料顯示,2012—2025年,中國冷鏈食品需求將從2.0億噸增長到4.5億噸,年復合增速18.8%。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生鮮食品極可能是下一個熱門的電商品類。
“電商覬覦生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潤。”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宋陽指出,相對于某些已經過度競爭的品類,生鮮的利潤非常可觀。資深電商專家魯振旺透露,對于電商來講,生鮮利潤平均可達40%,其中海鮮和凍肉最高,水果次之,即使扣除20%的損耗率,也依然遠遠高于其它垂直品類。
在美國,生鮮電商平臺全食超市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在平均凈利潤個位數的美國零售業中可謂一枝獨秀。
在我國,隨著多家電商平臺的進入,生鮮電商領域規模化擴張的進程加速,經過幾年的發展,生鮮產品已從聚客品類變為盈利品類。
生鮮電商是否真正能夠賺到錢?對此,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生鮮電商并非那么容易做,第一批試水者幾乎都已夭折。一方面,生鮮類產品由于其非標準化產品的特性,很多消費者都更愿意看到實物再購買,而線上難以提供這一類的體驗。
“希望見到生鮮商品實物以判斷質量優劣及新鮮與否,是很多消費者難以改變的習慣”。沃爾瑪山姆市場部及電子商務副總裁嚴海蕓表示,山姆網購的用戶大部分是實體店購物的常客,他們對門店售賣的生鮮產品有更直觀的認識,所以對山姆網購的生鮮商品有更強的信心及購買傾向。
而另一“攔路虎”是生鮮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較長,時間跨度大,很難保證其新鮮度。并且,生鮮產品受環境、溫度因素影響較大,對儲藏、運輸要求非常高,而物流不完善、成本高正是電商涉足生鮮的最大困難。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鮮的退貨率高,而且損耗大。特別是線下生鮮消費的強大習慣造成生鮮網購還很難盈利。”
專家表示,在國家經濟社會多元化發展的大趨勢下,農產品觸電是個大趨勢,隨著消費群體的壯大和物流配送體系的健全和發達,農產品電商最終將突破盈利困境。農產品電商要想繼續走下去,必須找到更好的配送模式,最大限度地節約物流成本。可以考慮利用城市已有的配送資源,比如報紙、鮮奶的配送體系,實現合作,謀取雙贏。
推薦閱讀
在零售市場普遍低迷之際,依然處于狂熱燒錢中的線上商家紛紛打起生鮮的主意來。沃爾瑪日前高調宣布,山姆會員網上商店進一步擴大上海站和深圳站的生鮮直送服務區域。記者發現,事實上天貓、一號店、亞馬遜、京東、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生鮮電商群雄逐鹿難盈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1218/29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