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孫宏超)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你幾乎都能看到“尾貨”、“限時甩賣”或類似的招牌。或許很快,這樣的場景你就能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看見。
讓這些電商平臺蜂擁而至的正是2012年鞋服行業高庫存所帶來的利潤。有數據顯示,目前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已公布去年年報的公司中庫存合計570億,這和京東商城去年一年的總銷售額大致持平。
這樣一塊蛋糕不得不讓人食指大動,電商大佬們紛紛趕赴庫存積累明顯的泉州試圖分一杯羹。
當當網CEO李國慶帶領8位招商經理,在泉州以外還走訪了深圳、泉州;而凡客誠品CEO陳年則帶了十多人的團隊參加在泉州舉行的“中國鞋服行業高峰論壇”,甚至晚上還特意舉辦了“凡客之夜”;同日,淘寶、京東、亞馬遜和騰訊電商,也各自派出至少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奔赴泉州。
在這些行業大佬下手之前,唯品會已經通過限時特賣的模式向人們展示了國內的庫存產業鏈擁有多么大的掘金空間。
但在電商尾貨市場成熟之前,眾多電商們不得不面對尾貨市場自身的原有問題,如質量較差、法律監管空白、假貨橫行等。更何況隨著生產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這個行業還能否產出有質量的尾貨讓人懷疑。
或許尾貨是電商行業的下一個金礦,但這個金礦產量并不高,有興趣的“礦工”還請提早進場。
危險背后的機會
如果給2012年的中國鞋服行業下一個關鍵詞,無疑非庫存莫屬。去年年底,關于“庫存賣三年”的論調塵囂甚上。雖然一些品牌大佬們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反駁,但市場上大量出現的尾貨還是這個觀點得以確定。
顯然2013年留給鞋服行業最大的任務就是去庫存化,但如何在快速消化庫存、回收資金的同時還能保證管理渠道的通暢以及價格體系的完善是品牌商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泉州正是中國眾多鞋服行業城市中的典型代表,泉州坐擁紡織服裝和鞋業兩條千億產業鏈,僅晉江就有鞋類企業3000多家,年產鞋10億雙。數據顯示,目前,泉州運動鞋服、休閑鞋、絨服棉服網上銷售量分別占全國70%、55%、68%.但去年泉州鞋服行業庫存超過100億元,這讓泉州一些中小鞋服企業發展困難。
淘鞋網董事長王冬竹表示,對于鞋服企業高庫存的原因,他的判斷有兩點:一是外貿訂單的下降使得國內的閑置產能轉移到內貿,此前新創的各種淘品牌借助淘寶等平臺放量增長,侵蝕了國內這些品牌商的市場。“就國內的消費者而言,對品牌的忠誠度還低,以低價為出發點選擇商品,導致溢價能力不高的品牌,產品成為庫存”;二是這幾年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培育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當這群人喜歡在網上完成購買行為時,但大部分的品牌企業沒有跟上步伐,導致了開發的線上產品與消費者的喜好脫節。
有行業專家表示鞋服行業產品同質化、價位接近,行業增長受到渠道增長極限的制約以及通脹、購買力下滑等因素,導致庫存。另一個原因則是鞋服品牌的擴張速度超出市場的增長速度。
更可怕的是,庫存壓力已經從一線品牌開始向二三線品牌傳遞。因為一線品牌的尾貨輸出讓二三線品牌的需求減少,從而使它們的庫存也開始增多。
眾多傳統企業開始更多將目光投向電商。
在泉州召開的第四屆中國鞋服行業電子商務峰會論壇上,安踏董事長丁志忠坦承,三年前安踏認為發展電商會與線下銷售產生極大矛盾,因此一直采取觀望狀態。但后來發現,電商發展太快,在庫存增多的情況下,迅猛增長的網上銷售,讓泉州鞋服企業意識到,這種商業模式的改變是任何人都抵擋不住的。“電商將成為安踏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商業模式,我親自抓這一塊,今年的目標就是建立電商模式和標準,奠定安踏在電商中的江湖地位。”
泉州鞋服多名企業主表示,去年的“雙十一”大促銷,深深震撼了他們。據了解,去年11月11日淘寶天貓銷售,泉州鞋服企業表現突出。七匹狼最終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特步突破2000萬元,九牧王、卡賓、安踏、361度等品牌也全部突破千萬元。
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表示,泉州鞋服業正飽受高庫存問題困擾,但泉州鞋服企業發展電商最大的挑戰是當前電商平臺不規范所帶來的渠道管理難度。全新且常變的電商游戲規則讓人有點看不懂,七匹狼將抱著學習的態度按自身品牌特點投入電商洪流,加快七匹狼的網上銷售,借助電商,最大限度地去庫存化。
各大平臺紛紛啟動
在鞋服企業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庫存讓電商蜂擁而動,去年年底某媒體對本來隱秘的尾貨渠道的描述以及唯品會的成功更是讓電商平臺瘋狂。
天貓服裝服飾事業部總經理少龍在第四屆中國鞋服行業電子商務峰會上透露,2013年天貓將重點打造一個“品牌特賣平臺”,主要用于品牌商銷售庫存、清尾貨。
少龍指出,新的平臺將擁有天貓專屬的頻道、專屬的流量和專屬的服務。其中“品牌特賣平臺”中商品的價格體系將與其他頻道做出區分,低價格不會影響到品牌旗艦店的商品銷售。
此外,天貓還會針對該平臺整合專門的服務商,以幫助品牌商更好地消化掉尾貨。凡是參加品牌特賣的商家,若商品銷量不佳,天貓還將幫助其整合C2C端,多渠道銷貨。
而一些鞋服行業的垂直電商網站更是不會落后。以去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的淘鞋網為例,據該網站董事長王冬竹介紹,淘鞋網并不把自己純粹定位為一個代銷平臺,而是對業務模式做了進一步的延伸——為當當網提供20款鞋服產品的代運營。既將上游的鞋服客戶的商業價值進行深度挖掘,也借力大平臺,成為一個鏈接的紐帶。
一直在服裝行業發展的凡客誠品也正在開放自己的平臺,接納更多產品進入。陳年表示:“凡客誠品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們愿意放棄自己不能做的,把凡客誠品3000萬實際購買用戶和流量與傳統服裝服飾品牌進行分享。”
在鞋服業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新品在線下賣、成熟品和應季品在線上和線下同時賣、過季品和尾貨找一個“下水道”進行傾銷,但現在高庫存的壓力讓原有的“下水道”不堪重負,或許電商能夠為這些企業找到一個更好的回籠資金的辦法。
模式尚存風險
在泉州,一些中小鞋服企業家向筆者表示,目前服裝企業銷庫存已經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一家專業從事回收庫存服裝的企業負責人對筆者表示,該企業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泉州市各大鞋服企業的庫存情況并大量回收,然后將服裝進行分類,分別通過實體尾貨市場或者電商進行銷售。但其也對筆者表示,目前庫存服裝基本都是打包進行銷售,質量把控很難得到解決。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4月25日,隨著平臺的電子商務在過去幾年用戶數量的猛增,以及垂直電商破產、被并購等多種負面信息的傳播,垂直電商一直不被業內看好。但在今天的第八屆艾瑞年度高峰會議上,齊家網CEO鄧華金拋出不一樣的觀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大佬扎堆尾貨 尋找下一個金礦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25/26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