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的國家標準已經形成標準送審稿,有望年內公布。”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柴洪峰透露了這一信息。自2012年12月央行發布移動支付行業標準,到今天國家標準有望年內出臺,有關移動支付標準的爭議和博弈終于塵埃落定。而伴隨著標準的明晰,一個新的疑問又產生了,移動支付發展的下一站在哪里?是應用推廣,是商業模式探索還是產業生態環境構建?
應用推廣成當務之急
產業發展標準先進,而如果標準已經確定,那么真正需要推動且決定產業發展速度和質量的,就是應用。
在第五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來自移動支付產業鏈各環節的專家和代表,都對移動支付應用的未來發展秉持積極態度,認為在未來的3~5年中,中國的移動支付應用將迎來一個全新的蓬勃發展時期。
“移動支付應用在未來二三年將快速發展”,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巡視員張新生給出了這一判斷。“2013年是移動支付應用高速發展的起步之年”,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如此說道。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也表示,我國支付交易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主要表現在移動支付發展的基礎和市場條件不斷趨于完善,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移動支付應用不斷豐富。同時,龐大的移動電話用戶數量,為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與前幾年總是喊“狼來了”不同,難道引爆移動應用爆發的“狼”是真的要來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今天的移動支付確實較之前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全國銀行移動支付的交易總額接近1.5萬億元,支付機構的移動支付業務交易總額也超過了1800億元。
不過,在不否認移動支付產業將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客觀地看到,相較于我國手機用戶的規模而言,移動支付應用的用戶規模仍然不算大。并且更需要引起整個行業重視的是,盡管包括銀行和運營商與第三方支付廠商在內的各方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移動支付應用,但是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真正大規模、全國覆蓋且技術統一的平臺出現。
“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仍然有待拓展,應用領域仍然較少,應用場景不夠豐富,缺少具有特色和大規模吸引力的普適性應用。”亢林對行業發展作出了客觀評價。而統計數據也顯示,2002年銀行移動支付量在總支付業務占比中不到5%。
同樣不利于移動支付應用發展的是,我國移動支付受理環境也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跨機構轉結和系統連接平臺等基礎設施尚顯不足,同時移動支付受理終端的改造步伐也需要進一步加快,以便與未來即將到來的用戶規模增長相匹配。此外,我國移動支付應用的安全問題也亟待解決。一方面相關的安全技術還亟待完善,另一方面,用戶的安全防范意識也需要提升。
如果說移動應用高速發展的“黃金窗口”已經打開,那么業界需要做的,就是打破障礙,創造條件,讓移動支付成為一個真正普及且用戶喜愛的應用。
生態環境亟待構建
相較其他移動互聯網應用,移動支付絕對算得上是個“跨度大”的應用,這不僅是因為移動支付的產業鏈非常長,包括銀行、運營商、設備廠商、互聯網廠商等都涉及其中,而且移動支付本身也是一個跨行業的應用,覆蓋金融、通信和IT等多個領域。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和諧產業生態環境的構建,對移動支付而言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烈火與海水并存,希望與失望同在,這是當下電商行業的真實寫照。 有業內人士認為,2013年國內電商競爭格局將迎來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電商“三國演義”市場格局隱現,中小電商“生死關”臨近,一些垂直或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標準爭議結束,移動支付的下一站在哪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25/26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