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亞馬遜官方一直沒有回應,但從3月以來,Kindle即將入華的消息層出不窮,種種跡象表明,Kindle入華只是時間問題。但這個賣書起家的美國巨頭是否會水土不服,仍然被外界質疑。
無獨有偶,當當網和京東在本月17日舉辦電子書0元下載的活動,一度被認為是惡意競爭,而現在看來,這更像是對Kindle的一次提前宣戰。
種種跡象越來越明顯
自從電子墨水屏的閱讀器流行以來,Kindle入華的消息就一直不斷。而最近的幾次都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去年12月,亞馬遜中國悄然上線電子書平臺,提供下載服務。
今年3月,坊間傳聞亞馬遜云服務入華的政策風險被全部解決,Kindle即將在4月16日開賣,而價格則將是599元的低價。結果抱著希望的大眾被虛晃一槍。
而真正令人興奮的是4月19日,亞馬遜中國上線云服務,“亞馬遜 Cloud Drive”,這和國內眾多在線存儲的業務相同,均為個人云的服務,支持照片、視頻、文檔等。
真正值得期待的是,亞馬遜 Cloud Drive一直被視為Kindle的前哨,因為在日本市場,亞馬遜 Cloud Drive上市的第二周,Kindle就正式發布。
4月21日,HI-PDA網站更是報道稱,亞馬遜官網的內部代碼已經有了Kindle的描述,包括使用引導、操作方式等。而目前最新的傳聞是Kindle將在5月1日前后上線。其真偽也不得而知。
更有甚者,一些Kindle入華后最大的利益影響者都在積極籌備對策,也有不少次“本周發布”的消息,而亞馬遜則自始至終沒有發出過一次聲音。
資質問題是主要障礙
Kindle入華最大的難題一直不在硬件,而在于硬件得賣正版書。因為Kindle本來就是低價不賺錢的商業模式,而國內一直電子書盜版嚴重,引入Kindle被認為只能是慢慢改進市場。
而去年以來,國內主要的圖書電商均推出了電子書產品,而平臺與出版社簽約的同時,電子書版權也被列為其中。于是,Kindle入華有了必要的條件。
而另一方面,亞馬遜需要解決的是個人帳號存儲書籍、音樂的能力,這一直以來就是依賴Cloud Drive予以實現。而在中國推公有云則面臨資質難題。雖然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個人云服務商,但該服務帶入中國依然問題重重。
另一個相似的案例是微軟公有云,因為Office365、Windows Azure等平臺均需要公有云實現,但微軟一年多的時間不斷提及的公有云一直無法落地。直到去年11月,微軟與國內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界互聯合作,并有當地政府的參與,才完成了資質的問題。按照微軟的案例,亞馬遜也有可能采用了相仿的方式。
Kindle入華或不為圖書
Kindle入華是否會成功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不少報道論證亞馬遜代表的是整個生態系統,而深耕中國市場仍需要長期布局。但從美國市場的趨勢來看,亞馬遜入華更看重云服務的落地,而電子書或許不會是主要的盈利方向。
外界更為關注的是Kindle Fire平板電腦是否會同期上線。在美國,Kindle看書已經是過去式,而平板電腦結合亞馬遜的圖書、電影、音樂等各類增值服務才是最新的模式,而亞馬遜中國目前在內容方面依然沒有達到那樣的規模。
在硬件完全入華后,亞馬遜在數字內容的生態系統架構就將完全搭建起來,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亞馬遜可能將加快自己的內容建設。
而真正被看重的將是公有云的服務,不只是個人,小微企業都將是公有云的主要市場。雖然目前存在各類不被信任的問題,但在時間的積累和品牌的影響下,這才將是下一個金礦。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4月23日,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相關負責人向億邦動力網透露,加強在大陸地區的投入力度,將是2013年貿發局的重點目標。2013年,貿發局將會在內地重點推廣區域品牌項目。 該負責人表示,2013年,區域品牌推廣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Kindle入華在即 亞馬遜之意不在賣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23/26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