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論道 第315期 為何老字號電商做不起來?】樂購網專欄作家i問號發起話題:老字號企業自建電商平臺已成大趨勢,但像張小泉、內聯升等老字號電商網站,都沒有做起來。我認為老字號品牌形象在用戶心中根深蒂固,習慣通過線下購買。又缺乏經驗和人才儲備,而依托第三方平臺是最佳選擇,大家認為呢?
就此多名評論分析人士和樂購網專欄作家通過微博參與了今天的話題討論,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和看法。
李良(醫藥電商):老字號做電商新瓶裝舊酒,還是尋找新思維新突破,說到底還是對臺電商這件事的真正態度和決心問題。
袁澤民(網站總監):互聯網發展很快,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征。老字號拼的是口碑,是老用戶。但老用戶遲早要逝去,所以培養新用戶勢在必行。而自建平臺投入巨大,容易在新領域直接性樹敵,天不時地不利。所以依托第三方平臺是個不錯的選擇路徑。同時需要說明的是自身產品仍需要創新,不然會被甩出幾條街。
趙宏民(專欄作家):做不起來?還是沒有瞄準用戶的愛好,集中所有精力解決用戶網購的兩個剛性需求--價格便宜、質量服務靠譜,相信還是可以圈住不小的客戶群的。當然不排除現有的常規電子商務模式已經飽和的可能性,趙宏民沒有數據支撐,只能妄加評論了!
安民(網友):老字號做電商的問題在于受眾群體與網購主力契合度有限,老字號品牌的受眾多以中老年人士為主,而而網購人群則以中青年為主力,再者老字號品牌本身的屬性導致他們在包裝、物流等問題上存在較大缺陷,這一系列因素決定了老字號電商很難突破。
劉福印(新銳博主):老商號還是缺少互聯網基因,沒有用開放的心態太擁抱互聯網的趨勢。這也可能與其內部的領導層的組成,行事。心態有關。
張雨芹(樂購網評論中心編輯):如果老字號領導有決心,招攬人才,這個市場后期會非常非常大,以后很多企業都會走直銷道路,我不在淘寶賣了,你們只能來我自家的網站買!老字號實體店不方便啊,我開個網店,全國各地就能買我家的,老字號還是偏向區域性的,開電商那就是全國性的,這是他們必然要做的。
丁道師(樂購網副總編):全聚德、東來順、同仁堂、張小泉、張一元、稻香村等老字號都涉足電商,幾乎都做了獨立的電商網站,但是沒一家做起來。反觀這些老字號在天貓等地方開的網店,做的風生水起。正應了張翔 那句話,你是“借船出海,還是造船出海”。
尚倫律師事務所:因為他們不是平臺商,目前在中國真正成功的電商網站都是平臺商,這些老字號的傳統商業模式,使得它們只是上網賣東西而已。這種程度的升級,即使做好了,也是分自己線下的量而已,所以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真正發力電商的。
派杰perjit(網友):傳統行業做電商不能一條腿走路,更不能只用別人的腿走路。
張小泉官方旗艦店:做獨立平臺和借助天貓平臺開店就猶如創業和給打工,前者需要資本和血量的成本投入。
王吉偉(網站運營): 傳統企業轉型電商,難在定位與運營:電商外包是不錯的選擇,但那些外包商家提出的要求難以讓老字號們接受;自己運營又難以組建成熟的團隊;另外,老字號觸網是一種對消費者傳統認知的顛覆,需要為商品重新定位,在淘寶店鋪中出售老字號產品則可以看作其攤位,淘寶賣食品已是司空見慣消費者自然能接受。
鄧超(專欄作家): 就像《浪潮之巔》里面多次提到的那樣,一個企業的基因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老企業的基因或者能否轉基因去適應全新的浪潮之巔才是一個老字號最致命的傷。老字號要想最好電商,就必須大換血,而并不是以若干年前那一腔熱血就能再次做好一場革命的。
譚濤(網站運營): 別炒作老字號這個招牌,傳統企業電商原本就是多種模式,就是困難重重,可以肯定地說,這個是傳統企業共同的話題,和老字號不老字號沒啥關系。
本期微博互動地址:
http://e.weibo.com/1667925927/zse7Z9TZC
http://t.qq.com/p/t/245808057266205?apiType=8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各大線下商家紛紛扎堆的做電商,其中不乏有很多大牌的企業廠家。一時間電商成了眾望所歸。 有數據分析顯示,2012年,電子商務零售業顯現出強勁的向上勢頭。電子商務全年全國線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速途論道:為何老字號電商做不起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16/26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