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近來,由于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以及網絡平臺電子商務交易額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零售業入駐電子商務平臺。與此同時,國內老字號品牌也開始向網絡表達自己的強烈訴求,但其電商之路卻磕磕碰碰。
從“五芳齋”到“梁義隆”,從“西泠印社”到“張小泉”,一批老字號品牌開始加入到電子商務的“淘寶”大軍中。其中,一部分老字號企業不僅加入第三方電商平臺經營電子銷售業務,還通過官方網站建立了自己的平臺。
據了解,有些老字號雖然在官方網站上建立了自己的電商平臺,但大部分官方網站上的電子銷售板塊還都處于低迷狀態。知名電商專家朱翊表示,大多老字號商家缺乏對電子商務的信心,亦或對電商行業缺乏充分了解,固有思維限定了其與電商平臺的結緣。另外,大多老字號商家所經營業務并不適合電商平臺,其所經營產品與當前電商用戶需求有一定差距。
由于曾經的輝煌,老字號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廣泛的知名度。朱翊認為,目前中國多數電商平臺都在宣揚其價格優勢及方便的購物體驗,而很多買家在網上也只是為了討個好價錢,于是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網購等于廉價”的印象。這對老字號的品牌價值有很大的影響,會給用戶傳達一種品牌沒落的感覺,這也是造成目前很多老字號商家沒在電商平臺上露面的原因之一。
在網購已經逐漸成為零售業發展支柱之時,老字號企業很難做到視而不見。此外,企業在傳統零售渠道已經做到一定規模時,也需要通過新渠道更進一步擴大規模。對于老字號電商化未來的發展,朱翊認為,老字號在保持傳統經營模式的同時,需加大對信息化時代的關注和投入,逐漸形成傳統模式和電子商務雙重軌道并行的局面,這對老字號商家本身的業務擴展和品牌擴散,都有著相得益彰的作用。
業內人士分析,實際上消費者在產品的需求上與線下實體店的區別很大。在服務方面,老字號的百年聲譽給了消費者很大的優越感,但當消費者在網絡上購買老字號時,很難鑒定所購買商品的真假,這也是老字號電商化發展中很大的攔路石。(齊丹丹)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2011年,在大家都認為電商已經是一片紅海的時候,誕生了阿芙精油,一年時間將阿芙做到全網第一,阿芙的創始人“雕爺”,被許多電商人奉為偶像。2012年,在大家都認為電商更是一片紅海、紅得已經比2011還紅的時候,6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老字號電商化腳步緩慢 保存品牌價值是關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16/26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