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事后做了什么?”徐小平直問要害。
“我們早已開始發起真品聯盟,并且推進防偽標簽標準。前幾天還剛剛上了新聞聯播。對于假貨我是零容忍,因為我是一個極度愛惜自己名譽的人。”
“那你覺得你錯了嗎?錯在哪里?”徐小平追問。
“最大的錯還是因為經驗不足。預判不夠,服務體系沒跟上,但我肯定不會賣假貨人格破產。”
(四)
說來諷刺,聚美對標的是京東和天貓,但是實際后臺配套能力卻還遠遠落后。
其團隊至今只有三百人的客服團隊。以下是我與陳歐的問答:
“那為什么不在短缺的這部分更大投入??“因為缺錢嗎?”
“不是”
“因為缺資源嗎?”
“不是”
“那是因為什么?”
缺人和經驗,也從沒有想到會有這種程度的暴倉,招1000人都不夠”
“相對于公司的業務規模,我們的團隊太年輕了”,在聚美,負責客服和倉儲的搭檔的搭檔也都是85后,而團隊的成長已嚴重跟不上公司的成長。
3月1日的一次大規模策劃導致的結果就是,聚美團隊的倉儲、客服全面崩潰。
“我也打不通我們客服電話,永遠打不進”,陳歐自嘲,“步子太快,確實扯著蛋了”。
而最讓他痛心的是,聚美的這三年,由于陳歐出色的營銷,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次爆發性增長節點,而每一次伴隨暴發性增長而來的,卻也必然有一次暴倉。由以此次3.01為最,因為3.01之前,陳歐體的爆紅,讓陳歐的百度指數一度直達一線明星,聚美優品的流量也直接翻了幾倍。
“還是預估不足,之前總不愿意找外面的人來取代元老,也是因為彼此的感情,現在證明,我真的錯了。”
讓陳歐和徐小平都懊惱的是,連續三年,聚美年年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一次比一次嚴重。
在優酷的那個對話節目中,徐小平也公開質問過陳歐,“下面人錯了,但負終極責任的,是不是CEO?”陳歐點頭承認。
對徐小平來說,這個年輕人似乎也寄托了很多他對審美、對誠信、對未來中國企業家擔當精神的寄托。
(五)
聚美一直就是營銷驅動往前沖,陳歐和他目前最得力的干將劉惠璞都是營銷高手,他們卻忘了夯實最基礎的能力,客服、倉儲和后臺數據系統。
“如果是團隊建設問題,從今天開始之后的三個月,我希望每周都能聽到你有從外界找到優秀職業經理人,最好是業界大牛的好消息。”徐小平的語氣已有些緩和。
“會的,以聚美的體量,已經到了要找業界一流人才的時候了”陳歐如下軍令狀,
“既然一次又一次地證實不合適,那就把位置讓給更合適的人來做吧”,公司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無論是誰。
徐小平后來私下說,嚴厲歸嚴厲,陳歐太年輕,成名、成功都太早,這一次教訓是好事,如果認識能更上一個臺階, 對事業的認識能更高一級,對人生的領悟能更進一步,才能有望成為下一代中國最偉大的企業家。
“那你還會支持他嗎?”我問。“當然”,顯然徐小平對這場拷問的結果已有了答案。
面對陳歐,我說我想把你的錯,把你的痛都寫下來,也是給所有創業者參照,可以嗎?陳歐在半許猶豫后說,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吧,已站在谷底,就再也不會更壞了。
覺得再也不會更壞了的他,今年30歲,而立之年。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王新宇)關于O2O,互聯網上有太多太多的爭論,各種新鮮出爐的理論和所謂的干貨。筆者前段時間也前后寫了兩篇文章,分別是《中國式O2O:如何成為死亡游戲幸存者》丶《中國式O2O:實戰家居行業O2O閉環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投資人嚴考陳歐:誰擔聚美優品之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01/26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