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我對面的徐小平,正咄咄逼人另對著一個年輕男士連連發問:你到底有沒有賣假貨?憑什么讓用戶相信你沒有賣假貨?沒有假貨為什么用戶如此多投訴……
“沒有”“徐老師,你說我是那種賣假貨的人嗎?”、“我會為了一點假貨,高調地用自己的名譽去賭嗎?”、“用戶投訴都是因為我們后臺跟不上,暴倉了,客服電話接不起來”、“那個造謠發帖我們賣假貨的虛假“前員工”,已被抓到”“競爭對手什么黑招都使出來了,我們應接不暇” ……年輕人的表情窘迫,口氣著急而急促。
眼前這個出生于一個不錯的家庭,有著嚴格家教,以及良好教育背景,拿著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斯坦福MBA學位的年輕人,言語中充滿了委屈,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徐小平如此這般嚴厲,他像個嚴父;也是第一次真實地見到這位處于風口浪尖,創造了中國最大的化妝品垂直電商聚美優品,打造了“陳歐體”奇跡,卻更加奇跡般迅速把自己打入谷底的80后創業者,陳歐。他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眼睛里還泛著紅血絲,是多日難眠后的捶胸之恨。
似嚴父頑子,但在商場上需的是商業規則。
徐小平作為真格基金的創始人,是聚美優品最早的投資人。
這是在優酷一檔《老友記》節目的錄制現場,這場早于2月份就計劃錄制,并且排好檔期,以談老友情感和創業新貴為主題的輕松節目,突然氣氛嚴肅起來,原因是3.01之后,陳歐所經歷的長達近一個月的慘痛教訓。
而我這個本來是去見證感情的朋友,也變成了見證一場公眾拷問。
“在面對公眾時,我總是堅持原則。我不會投資一個賣假貨的公司,絕不會用自己的一世英名去賭。必須確信,才會支持。”這是徐小平事后對我疑問的解答。
具體節目應該近期也會播出,我不說太多,只想記錄下我所觀察和思考的。
“我真的覺得很丟人,很丟人”這是我聽到陳歐嘴里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包括我們后來在朋友家的聚會上。
這不是一次采訪,只是朋友們之間的聊天與聚會,所以作為一個冷眼旁觀者,我寫到了我在鈦媒體的【冷眼】專欄里。
(一)
窗外是30多層高樓遠眺的國貿全景,遼闊而川流不息。窗內是這個剛30歲年輕人的焦慮與不安。
站在窗前,陳歐說,朋友家這里的風景,城中難得,“讓人在局促不安、壓力太大時,感覺放松、心胸更開闊,所以我喜歡過來�!�
3.01之前,“這是一次讓聚美一戰成名,躋身一流電商平臺,的絕佳機會,可惜最終一戰成了衰名了”陳歐回想起3.01之前的狂歡仍有些興奮不已。
3.01之前的今年2月,陳歐的30歲宴會上,他還曾向徐小平感嘆,快速的成名,聚美優品出乎所有人預料也提前完成了若干年的規模擴張計劃,似乎創業就這么回事。徐小平聽此話,笑而不語。
當我提到這事,陳歐說,“其實我是人到30,突然覺得恐懼,那一刻突然找不到方向,進入惆悵狀態,但絕不是自滿,更不是驕傲的不想奮斗�!�
不過,3.01 之后的短短三天至今,卻都幾乎是陳歐的噩夢。
“我就象坐飛機,突然一下飛到云端,陳歐體的爆火,使聚美日均流量都翻了n倍;宕機一天,所有人都沮喪了,飛機墜機般跌落谷底,最可怕的是錯誤估算了發單能力,發現原以為7天能發完的單量需要半個月,而且每天的生產能力甚至沒法應付新生成的定單”。剛開始那幾天,聚美的員工也都越來越心灰意冷。
“大家的表情說是象死了人一樣,都不夸張”。陳歐的每一句重重的用詞都能看出他的痛。
(二)
話說回來,痛定思痛,是陳歐必須面對的現實。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營銷大促和成功自營銷后,他又被迅速卷入一場中國式互聯網江湖商戰,面對網絡言論的蜂蛹、人肉、競爭對手的明槍暗箭,剛剛邁入江湖的80后企業家陳歐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侮辱,誹謗,造謠,抹黑,包括媒體不負責任的言論,明明我們辟謠了無數次的謠言,為什么還能堂而皇之登上媒體版面,打著疑問之名?”
“我們是服務體系出了問題,但那不是假貨問題,我一想到我陳歐的名字與假貨聯系到一起,就渾身都不舒服,不是,不是,不是!”
“你覺得我能報復他們嗎,我被造謠,我也可以造謠她?如今互聯網上造謠成本太低了。”這個甚至有些幼稚的問題,很快又被他自己收了回去,“這真的是個糟糕的點子,行業太脆弱了,最終肯定行業受損”。
不過,難以理解的是,陳歐這么懂得經營自己,在聚美這樣一個以品牌為生命的企業,竟然沒有設置公關部門,這也是其事后在面對公眾時種種處理不當的原因之一。
“這說明青年人創業的單純、可愛,但也是幼稚。而我一直在竭力勸說他建立一個專業化的公關部門,直到3.01災難之后他才真正覺醒�!毙煨∑秸f起來又透著點愛惜。
(三)
我事后對此事件更全面了解才逐步清晰,他們確實犯了極大的錯,倒不是因為假貨,而是他們的技術體系、倉儲物流體系、客服體系在3.01大促過程中全面崩盤,而那些被夾雜夾的對聚美和陳歐的炮火,無疑又被無限放大了。
還原整場紛爭,核心癥結無非是兩個,一是貨源、貨品,例如非代理產品等的供貨來源;二是團隊支持,例如客服、倉儲等與前端營銷的匹配和支持。
過去三年,聚美優品的自有品牌化妝品已做到了行業第一。假貨之說,確實言過其實,而有的高端品牌沒有授權銷售卻是確有其事。
“但這是全行業的問題,例如雅詩蘭黛,所有的電商網站都在賣,包括淘寶、京東,但是雅詩蘭黛從來不給任何電子銷售渠道授權。這不等同于假貨.聚美一直在努力引進品脾授權,也是行業里和品牌關系最好的,但所有品牌的授權肯定需要一個過程”。面對我的疑問,陳歐很直接地回答,今后也會比同行都更大尺度引入高端化妝品牌的授權。
其實這個在優酷的公眾節目錄制現場,他倆就有過一段該問題的對話: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王新宇)關于O2O,互聯網上有太多太多的爭論,各種新鮮出爐的理論和所謂的干貨。筆者前段時間也前后寫了兩篇文章,分別是《中國式O2O:如何成為死亡游戲幸存者》丶《中國式O2O:實戰家居行業O2O閉環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投資人嚴考陳歐:誰擔聚美優品之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401/26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