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悟網不歡)2006年前后,正當美國金融危機暗中醞釀、世界經濟一片大好之時,有國外的經濟界人士提出了一句口號:“不要做經濟繁榮的受害者。”其邏輯在于:由于全球經濟的繁榮,社會財富迅速增加,有的人從增加的財富中分到了一杯羹,而有的人則沒有分到。那些沒有瓜分到新財富的人相對于瓜分到的人而言,相對貧窮了,因此成為受害者。自然,更遑論那些直接被經濟繁榮傷害的人(例如發達國家工作崗位外包導致的原有崗位流失),他們是更嚴重的受害者。
在2011年,紐約時報也曾刊發深度報道,聲稱中國老百姓成了經濟繁榮(作者注:原文為經濟增長)的受害者,其原因在于中國的“經濟體制依賴于財富的轉移——從中國家庭轉向國有銀行、受政府支持的公司,以及少數關系過硬,受惠于這種安排的富人”。所以,“中產階級家庭無力充分分享中國經濟奇跡帶來的果實”。
我們姑且不論上述兩個觀點的論證過程是否可靠,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觀點明確的向我們提醒了這樣一個事實:并非所有人都能從經濟繁榮中受益。即使是在經濟總量增加的情況下,也很可能會有一些人是受益者,而另外一些是受害者。
2013年的春節剛過,國內電商界就大戲連連。先是美團的“千億”衛星,接著是聚美與樂蜂的PK,然后是張近東提案所引發的口水戰,中間還夾雜著阿芙精油對京東的隔空吐槽。無論這些景象是多么的混亂和奇葩,它們無疑都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電商正在引起人們的空前關注,而電商經濟正在大踏步前進。加上早先公布的數據: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27.9%,網絡購物交易規模超過1.3萬億元,同比增長66.2%;而在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預計仍將增長24.9%,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預計增長41.9%(數據來源:艾瑞咨詢),電商經濟的持續繁榮根果斷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現在,大幕早已經拉開,演員們粉墨登場,2013年電商繁榮的大戲激情上演,我們這些閑雜人等就準備著鼓掌叫好、坐享其成吧。不過且慢,那遠離聚光燈、蜷縮于陰暗角落、面目丑陋、黯然神傷的人是誰?
誰,已經是、或者即將是,電商經濟繁榮的受害者?
如同葛甲老師在文章《揭穿電子商務創造就業的謊言》中指出的“線上創造的就業越多,線下失業的人就越成倍增多”,那些被線上商務搶走飯碗的線下商務人士自然是受害者。也如同“網絡民工”在文章《“電傷”是如何產生的?》中提到的那些不幸因觸電而受傷的人,他們當然也是受害者。
除此之外,還有誰?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一個數據:目前94%的淘寶賣家的年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這94%賣家的絕對數量按照李成東的估計,是658萬家。每年的營業額在24萬元以下,也就是說每月的營業額在2萬元以下。稍微有點網售經驗的人就知道這點營業額可以養活幾個人,而開一個淘寶店鋪又需要幾個人。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除掉業余玩票、兼職的賣家,這658萬家店鋪中的絕大多數將成為電商經濟的炮灰。
而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核心數據:截2012年12月,實際運營的個人網店數量達1365萬家,同比減少15.7%,自2008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另有機構報告數據顯示:淘寶網現有職業賣家600多萬,每天停運或倒閉網店數量近萬家,絕大多數網店賣家辛苦辛苦一年后,卻面臨無錢可賺、乃至虧本的尷尬局面。
終于,已經或者即將被搶走飯碗的線下渠道可以興奮的抬起頭來,而被電子商務壓榨得奄奄一息的中小制造商們舉手歡呼吧。因為,厄運已經降臨到“他們”頭上!“他們”曾經趾高氣揚,“他們”曾經目空一切,“他們”以為自己早用網線和鼠標把傳統行業掀翻在地,并踏上了一萬只腳。而現在電子商務的大潮洶涌澎湃,“他們”卻被浪頭打翻,茍延殘喘、奄奄一息。
“他們”才是電商經濟繁榮最大的受害者。
“他們”是數以千萬計的網店小賣家。
而現在的問題是:作為電子商務的擁護者和踐行者,他們,為什么成了電商經濟繁榮的受害者?
@悟網不歡 原創,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bh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陳歐體”的網絡爆紅再次把聚美優品和樂蜂網的宿怨帶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分析聚美和樂蜂之爭反射了中國垂直電商的上游渠道資源之爭,其實以微見著,我們也可以從中略微窺探出中國垂直電商的命運將走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誰是電商經濟繁榮的受害者?(1)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314/26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