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王易見)前不久,馬云和王健林的一則“億元大賭”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根據游戲規則,至2022年,如果電商市場份額占到整個大零售市場的50%,王健林給馬云1個億,占不到馬云給王健林1個億。這則賭注的看點并不在于這1個億的賭資,而是由于兩個“賭徒”都不是泛泛之輩,所代表的行業也完全格格不入。
實際上,這則賭注更像是兩個不同的零售模式之間的賭注。馬云所代表的,是給予網絡的電商零售模式,而王健林代表的,則是基于線下的傳統零售模式。眾所周知,近年來電子商務對傳統零售已經構成了極大的壓力,就在去年12月初,阿里巴巴高調宣布2012年淘寶和天貓年度交易額已經突破一萬億,這被認為是電子商務的又一個里程碑。當然,這一指標未來還會繼續高速增長,只不過,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同時,傳統零售行業更應該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未來到底在哪里。
對于這種局面,有分析人士直言不諱的指出,在阿里巴巴、京東、凡客等一系列電商平臺的作用下,未來傳統零售行業發展將愈加困難,在2013年將會有大量的傳統店鋪倒閉。如果這樣說,那么2013年很有可能成為傳統店鋪的末日,這種分析究竟有沒有可能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看。
電子商務已達到空前的影響力
既然馬云能和王健林賭一億,說明馬云還是很有底氣的,淘寶和天貓一萬億的銷售額充分證明,在數據上電子商務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影響力。拋開這些不談,消費者心目中的電子商務究竟占據多少分量呢?
如果說,以前電子商務只是一種新潮的購物方式,那么近兩年來,電子商務已經逐步“飛入尋常百姓家”。去年電商平臺大打價格戰,一般人看來,它只是電商之間的惡性廝殺,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殊不知,這種價格戰卻能促進電子商務的普及,通過價格戰,更多人了解到了電商平臺價格的透明性,尤其是通過相互之間比價的方式,他們更能找到最實惠的商品,一旦嘗到甜頭以后,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價格戰,才讓電商的優勢得以充分的體現。
一直以來,電子商務的誠信度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在“便宜無好貨”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很多人對網購都存在一種芥蒂。不過,隨著電商體系的逐步完善,在誠信度方面也有所提高,諸如天貓、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可供信賴的產品和服務,在這種背景下,電商發展最大的障礙得以解除。京東商城由于完全是自主品牌運營,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欺詐現象;天貓方面,為了對商家形成約束,也推出了保證金制度,確保消費者的利益不受損害。當然,目前電子商務仍然存在一些不誠信的現象,但是總體環境已經大為改善。
在電商環境逐步得到凈化的情況下,其方便、實惠的特性顯露無疑,這讓網絡購物更成為了主流的消費模式,之前,網友一般在有需求的時候去上網購物,但現在不同了,他們已經習慣于主動逛網上商城,時不時的淘點便宜貨,毫不夸張的說,從被動到主動,電子商務已經對消費理念帶來了質的改變。
傳統零售“暴利”模式還能走多遠?
來看傳統零售行業,很多人第一印象會覺得價格昂貴,堪稱暴利。的確,在電子商務出來以前,傳統零售的價格一直是不透明的,商家在定價方面無疑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以服裝為例,一件成本幾十的服裝,售價可能高達十倍都不止。
這種“暴利”現象之所以廣泛存在,根本原因就在于價格不透明,消費者對商家的成本和利潤一無所知,因此很難有討價還價的余地。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消費者可以在不同的平臺之間比價,雖然他們也不一定能知道商品的具體成本,但已經可以清楚的分辨價格,這使得商品價格逐步開始透明化,進而吸引越來越多的網民。
除了不同商家之間能方便的比較,用戶還發現,相比傳統零售,電商的價格優勢非常明顯,以部分女鞋產品為例,一模一樣的商品,網上的售價可能只有一百左右,而在高檔的店鋪或者商城,售價可能高達兩三百,三四百。從這個層面講,電子商務的出現有助于打破傳統零售的“暴利”模式,并極大的拉低傳統零售價格,但即便如此,傳統零售也不見得會比電商平臺便宜,這是為何?
高昂的成本將壓垮傳統零售行業
眾所周知,傳統零售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比電子商務大得多,主要原因在于,傳統零售行業必然會承擔兩項高昂的成本,一項是店鋪裝修成本、租金成本;另一項是員工成本。但這兩項成本對電子商務而言,都沒有太大的壓力,電商平臺由于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商品,因此只需庫房即可,無需線下店鋪;員工方面,只有大型的電商平臺和網絡店鋪才需要聘請員工,很多淘寶創業者都是孤軍奮戰。因此,高昂的成本讓傳統零售不可能比電子商務更便宜。
在電子商務的威脅之下,傳統零售行業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調低價格,以縮小和網貨的價格差,這樣必然導致傳統零售行業利潤下降。與此同時,由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愿意網上購物,傳統零售行業的客源也將大幅萎縮,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傳統零售行業必然遭受重創。
最近有新聞爆出,線下店鋪正在成為消費者“試貨”的場地,他們在線下店鋪試完貨以后,記下商品的相關信息,通過電商平臺來購買,這對線下店鋪無疑是滅頂之災。與此同時,很多網友反映,他們所在城市和地區,線下店鋪的生意比以前冷清了許多,生意越來越難做,這些跡象都表明,傳統零售行業已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回到開篇的問題,雖然2013年不見得是傳統店鋪的末日,但可以肯定的是,2013年傳統店鋪的日子一定會比2012年更難過。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黃嘉榔)2013年2月16日,整個互聯網都充斥著三條信息:奇虎360收購整個日志寶團隊;途家網完成B輪融資 兩輪融資規模達4億元人民幣;京東商城確認已完成新一輪約7億美元融資。周鴻祎出手、羅軍出手、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3年將成為傳統店鋪的末日?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217/25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