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ceo劉強東說“標準化產品的垂直電商無法長期生存,要么賣掉要么死掉!而非標準個性化電商可以長期生存發展”這個話一半是實話,另一半則偏樂觀。電商長期生存發展的前提目前看就是投資人的輸血和高速成長,慢下來就是死。而另一種不從投資切入,而從行業切入的電商,卻有一點柳暗花明的意思,比如家具類的電商曲美、裝修類的電商齊家網以及O2O二維碼服務提供商上海翼碼等,都在各自領域做出了幾十億的營業額,幾乎看不到類似其他電商的那種壓力。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電商體系建設是基于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技術服務的深刻理解,也許在技術、資本運營上不是特別的出類拔萃,但靠扎實的行業運營樹立了一個行業壁壘,讓競爭對手很難切入。而另一個好消息則是,這種產品的毛利率很高,比起一般電商,日子過得好很多。
從這個角度而言,目前似乎已經塵埃落定的電商市場,巨頭就是那么幾家,其他的機會還是在于非標品,而在非標品中做出品牌,則有可能達到電商成功的彼岸,那就是盈利,活的不錯,而不是虧著上市去改變世界。
不過非標品的運營是一個苦功夫,和傳統的電商打法融資買流量增長再融資有很大不同,后者可能懂技術互聯網就可以了,而前者則要深刻的理解行業。這里的一個門檻就是,深刻理解行業的專家如何能再深刻理解互聯網。從這個角度而言,互聯網對于他們只是一個工具,行業的本質不變,只是銷售工具進行了提升,這也讓這些領域的電商賣家根基穩健,經得起風浪。
當然,非標品也存在一個比較大的風險就是顧客的認知度信任度建立門檻比較高,流量和轉化率的問題會更大一些,因為客戶無法比較,所以下單購買的顧慮就會更多,對于品牌建設的需求就更為強烈。而標準品的競爭則相對簡單,漂亮的頁面便宜的價格高速的快遞。而服飾、化妝品之類則屬于半非標,既有個性的內容在里面,又有通用的類目和廣泛存在的競品,品牌營銷也就更為重要。
剩下的都是英雄
當然,在可以預見的最近一兩年,經濟的蕭條都不可避免,而這種蕭條情況下電商的困難也非常之多,像開頭說的那樣,幸存者的增長往往是來源于倒下者的貢獻,市場的自然增長恐怕還是極為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做垂直電商就更加的困難,以前是人才就可以活下來,現在恐怕要是天才了。
當然,也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剩下真正的英雄,如何從自己擅長的行業切入借助互聯網工具建立垂直品牌是一個重中之重,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上市的機會可能越來越少,但賺錢的人會越來越多,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非常有利的。
現在苦苦支撐的垂直電商如果有好的機會還是尋求并購更理智一點,因為原來期望的春天,是真的不會來了。
推薦閱讀
2010年,DORLINK多靈開始探路電商。然而,電商行業激烈的廣告和價格戰等讓不少剛涉足電商的傳統企業望而卻步。對于日均成交訂單2000以上的企業來說,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迫在眉睫。 多靈是著名的民用五金品牌之一,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垂直電子商務的明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216/25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