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的上升和租金的上漲都給百貨增加不少壓力。此次進入前10名的廣百股份就飽受其害,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幅放緩,成本攀升。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今年上半年發布的《2011年廣州市房屋租金參考價》顯示,2010年~2011年,僅廣州地區,商鋪整體租金年升幅在5%~10%左右,熱門區域租金的上漲幅度更是達15%以上。
異地擴張水土不服拉低毛利
除了高成本費用蠶食公司利潤外,異地擴張水土不服使得毛利下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在按地區分析百貨零售類公司利潤時,我們發現,主營業地以外的地區毛利率普遍低于主營業地區。這表明這些公司在異地擴張時水土不服從而拉低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
在42家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在2012年中報中公布了兩個以上地區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此處的利潤指毛利),其中15家公司位列第二的營業地區毛利率較第一地區的毛利率小,尤其以昆百大A差距最大,為52.25%。另外三家雖然第二營業地區毛利率高于第一地區,但幅度沒有超過1個百分點。
梁裕昌認為,在他們跟蹤的58家零售行業公司中,6年~10年及10年以上店齡的并不多,加起來不到40家,但是他們卻貢獻了逾六成的收入。這表明整個行業基本上依靠幾家老店在支撐,而不是靠新店實現增長。
對于異地擴張導致水土不服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選址難、招商難、模式復制難。
由于進入時間較晚,核心的商圈已經被當地企業所占據,外來企業缺乏良好人脈,難以拿到好的位置或者租金成本過高。例如,廣百百貨進入成都時因為選址較偏,難以匯聚客流,最后不得已退出成都。
水土不服的另一困境源自招商難。中國百貨業基本都使用聯營扣點模式,由百貨業者在服飾、化妝品、家電等品牌中統一招商。在中國市場,幾乎所有有些知名度的品牌都使用代理商制度,代理商都分區域,不同區域的代理商完全不同。在新來者進入之前,品牌代理商與當地企業已合作多年形成了緊密的伙伴關系,因而新進入者難以獲得與當地百貨龍頭同等的待遇。
此外,因為對異地消費者的習慣、定價等方式不熟悉,商家在本地成功的模式難以在另一個地方成功復制。但在擴張初期商家似乎都認識不到這個問題,將自己的模式照搬到異地,失敗之后才意識到這個簡單的道理。
推薦閱讀
蘇寧在電商領域異軍突起之后,盡管去年營收已超過180億,但其并不滿足于現狀。相反,蘇寧內部正在醞釀對電商業務進行一次大的架構調整。 騰訊科技獲悉,蘇寧易購最新的架構調整將于春節后完成,目前大方向已定: 開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蠶食傳統零售商領地 十家公司行將末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128/25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