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電器公司轉型是困難的,因為它需要專業的技術;一家電器賣場轉型也同樣困難,因為它需要渠道的議價能力。乍一聽,國美、蘇寧去做母嬰產品,很多用戶會懷疑它們的渠道是否“專業”。而我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它們正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向綜合電商轉型。然而,電器供應商是否會受到“排擠”呢?
國美在線發力母嬰市場
繼去年12月28日國美在線與親親寶貝合作之后,其母嬰頻道于本月16日正式上線。借助融合線上線下的優勢資源,國美在線母嬰頻道將在短時間內打造成為集咨詢、教育、互動、營銷、服務五位一體的社會化母嬰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高效、快捷的互動平臺。
根據國美在線與國內知名母嬰用品品牌親親寶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前期投入10億元在2013年迅速躋身母嬰用品B2C市場前三強,成為母嬰行業電商領先品牌。
親親寶貝作為中國最大的母嬰全國連鎖和電子商務零售企業之一,通過與國內領先的綜合型B2C電商國美在線合作,將上游供應商也納入到整個產品采購體系中,即雙方將聯合向美素、多美滋、雅培、美贊臣、雀巢、亨氏、媽咪寶貝等品牌簽訂年度采購協議。這將充分提升在母嬰網購行業的品牌影響力。
國美在線圈地母嬰市場已成定局。由于母嬰頻道剛剛上線,為了讓用戶感知度好,頻道的內容方面要做足功課。那么,國美在線將會推出怎樣的服務呢?據國美在線副總裁張冰透露,預計在今年上半年,母嬰頻道將陸續上線開設“媽媽派”、“母嬰大講堂”、“幫媽媽”等多項重點項目,通過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媒體與輿論共同監督的平臺,及時修正和改進客戶反饋的焦點問題,提供更加人性化、專業化的服務。此外,還將為母嬰用戶提供月嫂排名篩選、婦幼醫院在線預約、早教中心合作服務等母嬰相關價值服務。
聯合成熟企業拓展綜合電商
國美在線圈地母嬰市場已成定局。國美電器的單一性和周期性將公司局限在一個范圍內,持續盈利的動力逐漸減小。因此,國美電器希望通過線上服務找到下一個盈利點,但從電器商城拓展到母嬰市場的跨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國美發力母嬰市場似乎少了些“托辭”。那么,國美到底看到了母嬰市場的前景還是另有計劃呢?
針對這一點,國美在線新聞發言人彭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看重母嬰B2C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以外,國美未來更希望著重通過母嬰產業、文化藝術等新品類的拓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對這句話的理解,業內普遍認為,國美在線發展母嬰市場為了向綜合型電子商務平臺進軍。電商專家魯振旺表示,國美的一系列行動標志著其在電商方面的全面發力,國美欲用母嬰市場為切入點大舉拓展電商。
事實上,“電器吞母嬰”的案例不止國美。去年9月,蘇寧易購斥資6000萬美元收購垂直類母嬰電商紅孩子公司,借機擴充母嬰用品、化妝品的經營。經過了3個多月的整合,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13年,蘇寧將推動紅孩子快速落地,力爭把蘇寧紅孩子打造成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中國第一母嬰零售品牌。
由此來看,電器品牌欲通過線上服務向綜合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而通過國美、蘇寧等案例的具體操作細節來看,這背后反應出一個事實:國美、蘇寧是老牌的電器商城,它們在行業內有很大的影響力,有固定的供應商,還有很好的售后。因此它們能做大做強。而國美、蘇寧若直接跨界到母嬰市場有些唐突,若要把自有母嬰品牌推向市場,只有收購現成的母嬰產品企業。不止是母嬰類產品,向綜合型電商平臺發展,預計會與更多的成熟企業合作。
轉型綜合電商勿“忘本”
不過,轉向綜合型電商也還是有一定弊端的。盡管這兩年,京東、蘇寧易購、當當等B2C綜合類電商紛紛將業務拓展至品類繁多、購買頻次高和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母嬰產品,以大規模促銷激發潛在消費者的需求。但缺乏公信力,國美、蘇寧去做母嬰產品,渠道方面是否有議價能力,或者供應商是否值得信賴等。因此,弊端歸結為三點:
第一,競爭對手眾多,盈利性不是特別好。盡管從市場份額來看,天貓、京東以及蘇寧紅孩子分列母嬰網購市場前三位。但目前蘇寧紅孩子面對的強大敵人仍是京東商城。京東商城母嬰頻道于2010年7月上線,銷售額早已超越紅孩子。
第二,沒有自己的渠道,受制于人。盡管國美在線與親親寶貝合作,將上游供應商也納入到整個產品采購體系中,但相較早入母嬰行業的親親寶貝,國美在線與供應商仍然缺乏深度合作。
億邦動力網總編輯賈鵬雷對國美在線母嬰持謹慎態度。“母嬰不是短期做起來的,如果能做起來,蘇寧何必收購紅孩子?通過合作方式,拉升力不夠大。如果國美能把前十家重要的品牌商如惠氏、美贊臣等品牌獨家簽約,可增加用戶粘性。但面對這類品牌,國美的議價能力并不高。這些品牌的議價能力非常強,對渠道控制非常緊。”
第三,母嬰產品對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個平臺的信用建立起來后,用戶不會輕易更換。國美、蘇寧等后來進駐母嬰行業的,想打破原有格局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轉型過程中,國美蘇寧一定要處理好家電產品和非家電產品的一個度,畢竟家電產品仍是盈利大頭,而綜合電商目前還沒有完全形成氣候,所以這個度要拿捏得恰到好處。
推薦閱讀
商品標價10元,郵費標價15元,加起來25元的總價其實高于商品12元、郵費10元……這種偷梁換柱的伎倆在淘寶上已經過時了。現如今,包郵成了網上促銷的標配。不過,包郵不見得一定便宜,可能依然是賣家的障眼法。 家住光>>>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124/25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