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年網絡購物交易額將突破萬億大關,但標價虛假、夸大宣傳、退貨難等問題仍然困擾著不少網購一族。昨天,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關于網絡購物消費體驗的情況通報》。通報直指部分電商企業在商品標價、商品宣傳、促銷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
據記者了解,市消保委近日選擇了知名度較高的26家從事百貨、家電、服裝、化妝品零售的電商企業,購買了94件商品,商品種類包括食品、家居用品、服裝鞋類、保健食品、日化用品、家電數碼、化妝品、嬰童用品等。在這26家電商企業中,有21家施行無理由退換貨制度,有25家施行了先驗后收制度。在訂購的94件商品中,包裝均保持完整完好,其中有23家電商企業按規定提供了發票。在送貨時間延遲方面,僅有4件商品未能按照約定時間送達。
市消保委在網購過程中發現,虛假標價、夸大宣傳仍是最大問題。據通報稱,大多數電商企業都在商品售價之外標注了“原價”或“市場價”。市消保委購買的94件商品中有75件存在此類“雙重標價”現象,且兩個價格差距普遍較大。而電商企業對這些所謂的“原價”、“市場價”大都不能提供充分的依據。體驗中還發現一些電商企業以“全網最低價”、“限時搶購價”等噱頭吸引消費者關注,但實際這些所謂的低價虛假成分很大。有的“全網最低價”,實際比同類型電商企業中售價還高。還有的網店結算價與標價不符。
除了標價虛假和混亂問題,部分電商企業在商品宣傳網頁中存在刻意夸大、虛構商品的功效或性能誤導消費者。有的宣稱其“純天然、無添加”,但在產品成分表中含有防腐劑。有的商品宣傳頁面顯示為“有機綠色”,但在商品包裝上未能發現有機認證標志。
此外,市消保委的通報還涉及了電商促銷違規、違反與消費者約定、以及售后服務等問題。市消保委對25家電商企業進行了約談。截止目前,有22家電商企業已提交了書面報告,承諾就相關問題盡快進行整改。
據該通報稱,市消保委希望電商企業進一步增強誠信經營意識,要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網站信息,在網頁上標明公司真實名稱、地址,保證標價和商品信息的真實準確、切實履行向消費者作出的承諾,杜絕隨意取消訂單、送貨延遲等違反約定的情況、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售后服務。
對于網購消費者,市消保委建議,需要注意網頁上是否標明了電子營業執照、ICP經營性網站備案號、聯系地址和售后服務電話等信息,并注意保存相關網頁資料、網絡聊天記錄、網上付款電子憑證等,以便于日后維權。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保護嬰兒健康,提倡母乳喂養,去年11月,衛生部網站公布《母乳代用品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生產者、銷售者不得以減價、贈送等任何形式促銷母乳代用品.然而,12月31日,當當網在國家衛生部的明文規定>>>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30105/25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