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無疑是目前全球最成功的電商企業,可是在其賴以起家的出版業務上,亞馬遜卻面臨著即將土崩瓦局的局面,《福布斯》雜志撰文進行了分析,以下是文章節選:
亞馬遜公司是一家實施“非中介化”(在供應鏈中去除中間機構,直接與供應商聯系的策略)的偉大公司,它已經讓一家又一家的零售商生意不保。但亞馬遜如果不緊彌補在出版領域的軟肋的話,它將要面臨上述零售商們同樣的命運。
“亞馬遜的非中介化業務模式業已成熟,與書店、出版社和經銷商直接聯系。于是一些富有‘敢把皇帝拉下馬’精神的初創出版公司必將開始行動起來,與亞馬遜公司‘爭權奪利’。”查曼·安德森(Charman-Anderson)說道,“在消費者看來,只要他們覺得某種其他的選擇是合理靠譜的,那么他們就會去嘗試一下�!�
亞馬遜確立了自己在行業中的主導地位,而其所依賴的方式是為客戶提供他們想要的一切:(幾乎)任何一本書,都可以以低得離譜的價格成交,交貨迅速。亞馬遜有能力推行大幅度的打折活動,吸引了那些熱衷于便宜貨的買家。Kindle電子閱讀器主宰了美國電子書籍零售市場,這更是令亞馬遜如虎添翼。然而,亞馬遜存在一些問題,而且問題還不小。
從根本上說,亞馬遜的評論系統已經完蛋,雖然表面上看這個問題好像只事關業內那些關注這類事情的人,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亞馬遜的書評越來越不可靠,所以越來越多的買家開始感到沮喪,他們買到手的書籍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他們將開始尋找其他地方提供的評論。這將讓他們養成到亞馬遜之外的來源尋找書籍信息的習慣,只是在尋找“絕版書”的正統參考時才想到亞馬遜。
谷歌圖書(Google Books)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在讀者作出購買決策之前,谷歌為讀者提供大量的圖書樣品,而這對于谷歌來說,是容易的事情。谷歌還提供了各種零售商的鏈接地址,并幫助人們找到圖書館或者當地書店里的書籍。對于那些希望鏈接到一個普通書頁的讀者來說,谷歌圖書就是他們要去的目的地,實際上,與亞馬遜所提供的頁面相比,他給讀者帶來的幫助更大些。
對于那些希望通過關聯銷售掙點錢的書博作者來說,亞馬遜并不是唯一的選擇,因此單獨鏈接到亞馬遜,并沒有給他們帶來什么優勢。更佳的做法是將鏈接放到所有的零售商網站上,這樣你的讀者可以從任何他們選擇的地方都可以實現購書的目的,而不管他們的偏好是什么,你都能獲得回扣。
就市場份額而言,亞馬遜目前仍然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它之所以處于這個位置,是因為人們有鏈接到亞馬遜并上亞馬遜網站的習慣,而并非其擁有什么先天優勢。這種習慣正在一點點地減弱,但確實在發生著。
例如,J.K.羅琳(JK Rowling)所推出的哈利·波特主題網站Pottermore.com,正在侵蝕亞馬遜的地位,不是因為它與亞馬遜直接競爭,而是因為它向世人證明了這個世界并不是只有亞馬遜。想買本羅琳的書?上Pottermore.com不就行了?當更多大牌作家覺得也要得到羅琳所獲得的那些東西,(尤其是羅琳得到的不止是她的網站和基礎設施,還包括客戶數據)那將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任何理解數據重要性的人,都懂得亞馬遜遠遠未能滿足出版商的需要。想了解人們是怎樣從亞馬遜找到你的著書的嗎?別指望了!想了解你在Twitter上的促銷活動是否湊效嗎?門都沒有!想了解購買你著書的讀者結構嗎?更沒戲!數據就是金子,但亞馬遜提供的只是“表面有金”!為了爭取換取登陸亞馬平臺的機會而犧牲數據,出版商還會為此忍多久?
亞馬遜實際上阻止了自行出版商以及傳統出版商進行創新。如果他們想推出捆綁電子版的平裝本書籍,那不可能在亞馬遜上實現。如果他們要提供額外服務、交叉銷售以及追加銷售,或者邀請購書人加入他們的郵件名錄,他們也不可能在亞馬遜這里實現。如果他們想與自己的客戶建立直接聯系,或者建立一個讀者群,他們必須要擺脫對亞馬遜的依賴。如果你不控制它,實現銷售創新是根本行不通的。
亞馬遜純粹依靠它的商品種類、物流配送以及折扣,就能確保其保持霸主地位嗎?有這幾件法寶就真的足夠了?
依我看,答案是否定的,從長遠來看,這是不足以確保其霸主地位的。雖然我不指望看到一夜之間就發生了徹底改變,但是確實存在一些初創公司,它們在未來12個月內擁有蠶食亞馬遜主導地位的潛力。
Publit就是一家這樣的初創公司,我上周曾為它寫過相關文章。他們不僅僅是為主要零售商提供經銷渠道,而且還有運行你自己網上商店的機會。這意味著(你可以得到)數據以及進行一切零售創新活動的潛能。對于自營以及傳統出版商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想想下面這一點:如今的環境下,作家們不得不親自做大量的工作來宣傳自己的作品。與流行的看法相反,把書放到亞馬遜平臺上并不意味著這本書能被人發現、買走。尤其對沒有書評的、零價或低價銷售的、以及價格低于2.49英鎊的新書而言,他們更不可能被人發現、買走。你不得不做宣傳,而且還得大力宣傳。倘若你是自行出版或者是與傳統出版社簽約的作家,在某種意義上,你不得不與讀者保持聯系,并向他們推薦說:“這里就是購買我作品的地方�!�
這意味著你可以自己選擇把書放在什么地方銷售。你是愿意把鏈接放在亞馬遜上,讓銷售數據墮入有去無回的數據黑洞?還是愿意將你的作品放在自己或者出版商的網上商店?在那個地方,你可以捕獲信息,而且你還可以提供一些小的額外服務,讓你的讀者有些甜頭可嘗。
出版商需要選擇銷售圖書的地點,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所做的決定可以說是做好的一個例子。考慮到由于自己的iOS應用程序上的數據以及自己與讀者的關系的巨大價值,《金融時報》決定不讓蘋果公司(Apple)介入其中。在它看來,更好的做法是寧可失去一些訂戶,也要獲得數據以及銷售的靈活性。
圖書出版商需要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不過對于像Publit這樣的初創企業,實際上不需要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因為你可以雙管齊下,一種是通過亞馬遜出售,保證銷售的規模,另一種是通過自己的商店出售,保留數據。你可以選擇主推哪一條渠道,如果時間證明自己的網絡商店更有價值的話,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是否拋棄亞馬遜。
如果大型出版商對哪怕只是電子圖書采取更靈活的策略,都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導致亞馬遜的地位遭到嚴重侵蝕。它不是出版商需要的代理商定價模式,而是事關打持久戰的管理權問題。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呆子)前不久在看微博的時候,看到某些國內大佬級人物定論:垂直B2C已經沒有機會了,然后某些觀察員以及號稱專家的也開始以訛傳訛,說垂直B2C沒有發展機會了,面臨生死難題如此等等。作為入行很久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電商業務成功 出版業務卻危機重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1227/8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