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西蘭宣布嚴控奶粉代購,不少淘寶代購網店宣布暫停營業。國內外產品巨大的差價,是代購業產生的前提。日益發達的網絡即時通訊、電子支付和物流業,則是代購業高速發展的催化劑。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為120億元,2011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65億元,預計2012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將有望達480億元。
代購熱的背后,風險也顯而易見。由于代購業很多都游走在灰色地帶,涉嫌走私、造假、售后服務等問題的不斷出現,使得國家正加大海外代購的監管力度。代購業不但面臨經濟風險,同時也會面臨法律風險。
小本創業代購從業者
素描
張曉軍是廣州人,1997年到美國,現在居住在洛杉磯,每年都往返于洛杉磯和廣州之間。從2011年中開始,張曉軍就開始了自己的代購創業,并在淘寶上開了網店。張曉軍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以前他在美國一家公司的電腦中心工作,收入一般。后來發現做代購能掙錢,就開始兼職做些代購。“去年暑期回了一趟國,與國內的一些朋友閑聊,大家都鼓動我專職做代購。回到洛杉磯后,我專門考察了一下市場,確實發現有商機,就辭職專門做代購。我負責在美國組織貨源,我的一個大學同學負責在國內找訂單,找銷售渠道。一年下來,小公司運行的還不錯,比我上班強多了。”
“黃金周”海外代購紅紅火火
現象
9月18日,廣州網友張小姐在其經常瀏覽的天涯、媽媽網、58同城網、深圳磨房等社交網站上發帖稱:“本人國慶黃金周期間將去法國旅游,可以給大家代購各種知名品牌的服裝、包包、香水、手表等,有需求的朋友,可以Q我、微博我、微信我,先交20%訂金。聲明稱本次代購,本人將收取10%的費用。畢竟,出國旅游一趟,買一大堆東西也是蠻累人的。呵呵!”
張小姐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是個旅游愛好者,今年的國慶長假規劃了法國、英國之旅。“出去旅游一趟,花費起碼需要2萬元左右。對于我們這樣的工薪階層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前出國旅游也幫朋友買點東西,但僅限于小范圍內,量少,也不好意思收取費用。這次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將范圍擴大,想用代購的方式,來賺點錢彌補開支。”
讓張小姐感到意外的是,帖子發出去之后,短短一周時間,竟然收到了近一千條回復,其中有300多條回復都是要張小姐幫忙代購的。“要求代購的東西五花八門,包包和香水居多,包括Coach、Polo、LV、Dior、Gucci、Prada等等,嚇了我一跳。哪里能帶那么多啊!”沒有辦法,張小姐最后挑選了50個網友,答應幫他們代購。“旅游回來,帶了整整三大箱的東西,為了逃稅,其中有兩個大箱子是托法國當地的留學生同學托運的。代購費賺了2萬多,不但沖抵了開支,還有結余。”
張小姐的經歷,在國慶期間絕非個案。記者瀏覽各大代購網站發現,從9月初開始,日本、韓國、歐洲、美國、中國香港等代購熱門地區的國慶代購消息就滿天飛。“日本、韓國的化妝品,法國的服裝、包包、香水,美國的iPHONE和其他電子產品,是代購搶手貨。一些人是兼職做代購,但更多的是專職代購。國慶期間,很多人都在討論過節出國旅游,大家的消費熱情被點燃,因此代購業務也相對其他時候要紅火很多。”淘寶代購網店店主陳宇寧告訴記者。據陳宇寧透露,他的代購網店在國慶期間做的代購業務量超過50萬元,比平日高出一倍還多。“我的一個朋友,其淘寶代購網店已經是‘四冠’了,據說國慶期間代購業務做到了500多萬。”
深圳借助毗鄰香港這一消費天堂的地緣優勢,開展代購業更是便利。張雪蘭在深圳專職做香港代購已經兩年多。“開始的時候主要做奶粉,后來做奶粉的多了,就轉向做化妝品和包包,今年國慶期間,別人都忙著旅游或者與家人團聚,我卻不得不在香港和深圳兩頭跑,白天在香港買貨,晚上在深圳家里處理訂單。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都快散架了。這兩天稍微閑了下來,我要好好休息休息。”
巨幅差價引發海外代購創業潮
分析
由于關稅的存在,國內外很多產品,特別是奢侈品,存在很大的價差,這是代購業產生的前提。
以Coach包為例,其在美國官網和中國官網的報價相差懸殊,一款豹紋亮片大號Claire包,中國官網標價是15100元,美國官網標價為1200美元,按1:6.8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8160元,差價居然高達6940元。再以拉菲紅酒為例,在法國,一瓶在國內市場賣價超過3萬人民幣的拉菲紅酒,在法國只需要1萬人民幣左右。即使是一些日常消費用品,國內外的差價也讓人咋舌。比如說,飛利浦7340剃須刀,在美國的售價不到60美元,但同款商品在中國商場銷售的市場價為700元左右,價格相差300元;倩碧黃油美國專柜價格少于30美元,同款商品國內專柜售價為460元;國人熟知的所謂深海魚油,在美國只要5~6美元一瓶,國內售價都在300—400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分析師莫岱青指出,商品存在巨大差價,加上國內電子支付、即時通訊、物流業的高速增長,這些都為海外代購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為120億元,2011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65億元,預計2012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將有望達到480億元。在代購業務中,目前,化妝品、奶粉、箱包占據代購商品三強,緊隨其后的是服裝、電子產品等。
代購業的蓬勃發展,也引發了一股創業熱潮。在百度上輸入“代購網站”這一關鍵詞,搜到的信息多大490萬條,足以說明代購業的紅火。“做代購業務的,主要集中在導游、空姐、留學生、旅游愛好者等幾大人群。國內有很多代購網站,其實做的就是一個平臺,吸引這些人在這個平臺上做代購業務,或者將這些人發展成買手,幫助網站開展代購業務。”走秀網(也從事代購)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據悉,目前代購業普遍收取10%的代購費用,一些新創業者為吸引顧客,還將手續費降到了5%。
剛剛從法國旅游回來的張小姐,因為做了一趟代購賺了2萬多元,也覺得可以在代購業創業。“打工總不是一輩子的事,做代購不但能掙錢,還可以滿足我喜歡旅游的愛好。”張小姐稱這幾天忙著制定商業計劃書,拿到年底獎金后就準備辭職創業了。
政策監管力度加大
推薦閱讀
近日,通過代購網店購買的新西蘭奶粉最近不是限購,就是提價,有品牌甚至在不到半個月內連續三次提價,而這些都是緣于新西蘭政府方面剛剛出臺的一項“嚴打令”。 新西蘭嚴打非法出口 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官網了解>>>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1015/8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