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店董事長于剛
一號店董事長于剛近日在公開場合發表了對于電子商務行業的一些看法。他認為,在規模效應的前提下,電子商務的成本優勢大于傳統零售。但是電子商務前期投入巨大。例如亞馬遜成立之初長達7年多沒有盈利。目前,中國電子商務還處在早期階段,遠未達到臨界規模。蛋糕還很小,不應該急于切蛋糕,而應積極投入,積累規模。
價格戰最終損害的是客戶
關于價格戰問題,于剛表示,惡性價格戰是非理性的競爭行為,想以此拖垮對手是不妥的,因為最終會損害行業發展和客戶的利益。首先,價格戰會導致用戶高期望值過高,企業無法長期維持低于成本的價格,最終會讓顧客感覺受到了欺騙,還會導致行業陷入信任危機當中;其次,價格戰不能擊垮對手,同情弱者的普遍心態會給了對手更多的機會;此外,電商的供應鏈運營最忌諱的就是脈沖式銷售,大的波峰與波谷出貨量一旦超出了既有供應鏈能力,會導致客戶體驗受損。
電商的定價非常重要,它是影響購物行為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產品豐富性、價格便宜性和送貨及時性等綜合要素決定了客戶體驗。因此,電商不應該加入不理性的價格亂戰,而應該進行科學的價格管理。
1號店自主研發了價格智能系統(Price Intelligence System,簡稱PIS),它覆蓋了60多家主流電商網站、約1700萬件商品的價格信息,可以實時抓取、儲存、分析商品價格和庫存信息。價格管理團隊可以借此做數據挖掘,分析價格彈性,并根據采購成本、顧客需求、競爭對手價格和利潤目標來制定價格策略,建造價格模型。最后,PIS能夠利用這些價格模型自動實時地調整價格,保證價格的競爭力。
每個星期1號店都會形成一個價格指數,分析商品價格整體走向,進行有效調整,以此保證我們的價格競爭力排在業內前三。我們不是高調去喊打價格戰,而是科學動態管理價格,這種“低承諾、高兌現”的方法,反而可以有效提升用戶體驗。
電子商務以科技創新取勝
于剛表示,未來的電商競爭取勝之道不能只靠營銷,而是要靠創新能力、系統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處理更海量的商品,不斷提高銷量、降低成本。也就是說,科技能力、科技方法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源動力,這也是1號店最核心的競爭力。目前,一號店擁有700人的研發團隊,在武漢設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提升公司競爭力。
為了滿足1號店發展的需求,一切系統,除了財務軟件外,都是自主開發的。目前,公司開發了至少有幾十套系統,包括供應商管理系統、自動采購系統、庫存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配送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CRM財務管理系統、PIS系統等,都大幅提升了1號店的運營效率,現在我們的庫存周轉期維持在30天,處理一個訂單平均只需要80~90秒,而在以前要耗時10分鐘左右。
以“運營儀表盤(Dashboard)”監控系統為例,在1號店的監控室內運行著很多的儀表盤,與每個部門的業務運行相對應。運營部門每天可以查看有多少訂單轉到倉庫,倉庫積壓訂單的情況,有多少人力在處理訂單,一旦出現訂單積壓,儀表板系統馬上就要報警;客戶部門可以查看接入的電話數量、接線人員配備以及通話平均時長等數據,一旦出現客戶電話的波峰或波谷,系統會進行提示以應對突發情況;產品部門的儀表盤則會現實庫存周轉、缺貨率、價格指數等信息,從而使其可以動態調整產品運營。
這些科技創新都是為了實踐1號店最重要的價值理念: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那種認為誰規模擴張快誰就能成功的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用戶體驗將是決定一家電商企業成為偉大公司還是平庸公司的重要分水嶺。現在,獲取顧客成本已經越來越高,拉來新客卻又無法讓他再來的電商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只有靠挖掘顧客的終身價值,才能造就一家電商企業的成功。
1號店目前正努力把基于用戶體驗的科技創新能力融入企業基因當中。為了鼓勵全體員工參與創新,我們成立了創新團隊,建立了創新孵化平臺,讓所有人都出點子,把點子形成項目,再把項目孵化出來,一旦可行,就會變成正式運營的商務模式。1號店正營造一個開放、鼓勵嘗試和容錯的氛圍,我們可以同時孵化十幾個項目,在不斷試錯中淘汰不好的項目,現在發展比較好的項目比如掌上1號店、虛擬超市、店中店、名品特賣、1號團、企業頻道以及EPP(企業內購平臺)等,都是這樣慢慢孵化出來的。
最近,1號店又推出了“中國好商品”活動,以鼓勵商家參與、顧客投票的方式,海選最好的產品,這是公司的創新孵化的新項目,1號店希望以此可以引領電商行業從低端的價格競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推薦閱讀
在一年一度的淘寶、天貓光棍節即將上線,淘寶、天貓賣家在稀缺資源的爭奪下,有人歡喜有人憂,賣家們不僅主會場和分會場位置緊張報名,很多賣家更是連同期的硬廣、直通車、鉆石展位、聚劃算都全部提前搶購一空。 在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一號店于剛:技術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1015/8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