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通股和優先轉讓股的股份配售條件,除了雅虎和軟銀,其他大大小小的機構幾乎都放棄了在集團的投票權及董事會席位,馬云帶領的阿里巴巴管理層目前看來已經順利重掌集團控制權。
“這是一筆典型的杠桿收購。”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則認為,“包括中投、國開金融、中信資本、博裕資本,以及現有股東淡馬錫控股、DST及銀湖等股權資金提供者,在阿里巴巴進行的財務投資未來會退出并獲得高額回報”,這或許正是其集體放棄投票權、不以強勢面目出現在阿里巴巴經營發展中的原因所在。
“國有化”假象
在這次“群策群力”的回購行動中,國開行和中投無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兩大機構,據上述接近回購的人士透露,今年5月份就已經有傳言稱中投將投資阿里巴巴,事實上并非空穴來風,中投與阿里巴巴的緣分不淺。
外界輿論認為,這是中投公司首次投資互聯網公司,且是中投五年來少見的直接投資,對于一向專注于金融、礦產資源、能源板塊的中投而言,入股阿里巴巴的邏輯何在?
2012年6月份,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達了他對科技板塊的基本判斷:“科技領域有很多風險。中投在科技投資方面能力不足。我們是金融投資者,在美國成立了一只小型基金,主要關注科技領域。這只基金是為日后進行風險投資成立的。”
該消息人士稱,中投早已投資俄羅斯寡頭背景的知名互聯網投資基金DST,有可能是其某支基金的LP,而DST則是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國內電商巨頭的股東,其于2011年3月向京東商城投資5億美元,獲得了后者5%的股份。
此外,去年傳聞的黑石跟貝恩與阿里聯手買雅虎未遂事件中,中投即是黑石股東,二者在多起投資案例中攜手合作,可以說,中投、黑石與阿里巴巴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自然是有跡可循。
實際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10年馬云高調宣稱“只要國家需要,隨時把支付寶獻給國家”時,背后已經有了國資金融機構的身影。據消息人士透露,2010年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就已經介入阿里巴巴從雅虎手中回購股份的計劃,但當時雅虎直接否決回購,于是2011年就發生了鬧得沸沸揚揚的支付寶轉移事件。馬云公然將支付寶轉走,所持的借口是“金融安全”、“數據安全”等,不得不讓人揣測究竟是誰在背后給予他這樣強有力的支持。此番中國主權投資基金中投公司拿出10億美金入股阿里巴巴更被視為“國家隊進場”的信號。

阿里權力結構的新配方:混血的生存空間
作為國家唯一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在阿里巴巴股權回購交易中作用不容小覷。另一普通股持有者中信資本雖屬中信集團旗下,但幾年前中投以20億港元入股,在中信資本股份占比達31.11%,此番牽頭拉入中信資本等機構,對阿里巴巴的融資道路不無裨益。
阿里巴巴高達20億美金的普通股認購中,國字頭機構身影閃爍,中投出資10億美金,其他國開金融、中信資本和博裕資本則分享了剩下10億美金的大多數。此外,阿里巴巴老股東淡馬錫、DST及銀湖也通過增加對阿里巴巴集團的投資,參與了普通股認購。
但是,按照阿里巴巴此前回購雅虎股權的價格測算,中投、中信資本、國開行等幾家中資機構持股比例最終應不會高于5.25%,同時,作為純粹的財務投資者,中投可能也放棄了董事會席位的投票權。如此看,外界對有關阿里巴巴“國有化”的論調或許仍存在很大變數。
“對阿里巴巴來說,現在資金的缺口很大,中資機構中能有國資背景、又能助其完成大筆融資,還能停留在財務投資層面不干涉其經營,中投是最好的選擇”,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說。
不過,盡管樓繼偉曾表示,中投今后會投資風投基金,以便在科技產業發掘機會,但他也同時還稱,中投在科技領域的投資與金融、能源、資源領域相比遠遠不足,“在投資科技領域時,對技術本身并不感興趣,重要的是獲得回報。”
既然與中投亦師亦友的另一只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也表現出對阿里巴巴類互聯網企業青睞有加,那么中投入股阿里巴巴自然會更添一層篤定。
分析人士認為,中投此次能不懼互聯網、高科技的風險,大膽投給阿里巴巴,跟阿里巴巴已過高風險期、成為行業龍頭、且仍舊體現出良好成長勢頭有關。
雅虎向SEC遞交的報表中顯示,阿里集團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7.67%和64%;凈利潤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同比大增453.9%和356%。在未來幾年間,阿里巴巴集團的現金流穩定增長依然可期。
國開行的意圖
回首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集團高達120億美金的一系列并購和融資安排,國家開發銀行身影多次出現,也成為阿里巴巴最大的融資支持方。
9月26日,國開行內部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國開行共計為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私有化和股權回購提供的融資金額在25億美金上下,而融資結構則是國開行典型的“Pre-IPO”產品,即總額高達20億債務融資+國開金融普通股。知情人士透露,國開行為阿里巴巴B2B業務私有和股權回購分別提供了10億美金貸款,期限3至4年,為此國開金融也換得5億美金左右的普通股投資機會。

阿里權力結構的新配方:混血的生存空間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國開行的融資方案就已初步確定,今年6月15日,國開行副行長李吉平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就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阿里巴巴B2B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和股權回購項目的融資合作便正式敲定。
“這是一筆雙贏的結果,與貸款所獲得的固定收益相比,國開行更看重未來阿里巴巴集團上市換來的豐厚的股權投資回報。”上述人士表示。
國開金融的股權投資+國開行的美元并購貸款,是一款典型的國開金融烙印的產品。接近國開金融的人士透露,過去幾年,國開行“股權+債權”融資的形式,在國內諸多并購方案中頗為流行。除了有固定收益保障的夾層投資產品,國開金融過去幾年還有一款“Pre-IPO”產品,專門制定有資本金或債務融資需求,有著良好成長性并計劃在2至3年內可以上市的企業。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最近,行業里最熱的話題無疑是360綜合搜索與百度間的恩怨情仇,百度在綜合搜索領域占據了壟斷性的地位,市場份額高達80%,而且從互聯網行業里的大佬們的財報來看,搜索也是始終處于高速增長的唯一商業模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權力結構新配方:混血的生存空間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1011/8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