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賺錢都是靠走量,小店根本賺不了太多錢,一件商品頂多賺30%到40%。”一位在淘寶做海外品牌化妝品代購的劉先生告訴記者。
日前,離職空姐李某因多次攜帶從韓國免稅店購買的化妝品入境,自2010年至2011年8月累計逃稅113萬余元,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審以走私普通貨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罰金50萬元。
李某曾是海南航空公司的空姐,離職后和男友在淘寶網上開店,銷售化妝品。
按照海關現行規定,每位入境旅客可攜帶的自用物品價值上限是5000元,超出部分需主動向海關申報、完稅,否則便屬于偷逃稅款。李某的逃稅金額遠遠超出了海關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已達到“走私普通物品罪”的立案標準。
像李某這樣的淘寶海外代購賣家不少,電商領域更是不乏美國團購等專門的海外代購網站,為什么李某首當其沖受到了刑法處分?目前市場對代購行業的監管情況如何?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電商行業監管體系不健全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65億元,預計2012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480億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電子商務行業在海外代購方面的監管情況確實存在“灰色地帶”,讓一些賣家能夠利用法律空子賺錢。但是,由于電子商務整個行業的相應法律法規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海外代購這一塊的法規目前也不明確。李某之所以獲刑,是因為其涉及的金額數量過大,觸犯了海關規定。
自從空姐代購獲刑案宣判以來,對代購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記者了解到,淘寶全球購的一些賣家已經關閉或計劃關閉網店。這意味著今后海外代購市場的發展將更規范、更健全。
代購小商家盈利不高
據了解,我國部分商品價高主要是因為稅重,以高檔化妝品為例,進口稅50%,消費稅30%,另還有增值稅,種種稅收都會在進關時一并收取。以頗受內地女士歡迎的“倩碧經典三部曲”為例,專柜價人民幣700元左右,如果免掉關稅的話進價只需250元左右,稅費占64.3%之高。而淘寶店家網上代購價格一般在350元左右,利潤不到30%。
有需求就有市場,目前國內幾家專業的代購網站仍是生意紅火。9月17日,從騰訊電商獲悉,該公司將在香港試水跨境代購,方便內地市民網購香港的商品,同時方便香港市民在內地網購。莫岱青表示,由于現在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內地的關稅相對較高,跨境代購的方式仍有其市場需求,同時也方便內地消費者買到更實惠的海外商品。
關于奢侈品代購,有媒體報道消費者收到的代購商品真假難辨。經常在網上購買海外代購產品的馬女士表示自己一般不會選擇淘寶賣家,而是選擇專業的代購網站,如聚美優品等。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認為,奢侈品代購商品真假難辨,主要是缺少正規票據和貨品標簽,這是電商企業為了規避海關稅收的一種手段。這增加了消費者辨識貨品真偽的難度,也導致消費者售后服務無法保障。
規范海外代購,分析師建議電商企業應該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海外代購,保證商品的票據、標簽齊全,同時積極尋求與奢侈品商的合作,力圖爭取到商品的網點銷售權。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9月29日下午,齊家網CEO鄧華金在其微博表示,為感恩齊家網成立7周年,臨時、緊急、正式宣布,在十一齊家網建材嘉年華活動中,如果消費者發現齊家商品高于其他正規渠道的同款產品,將以10倍差價返還給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928/8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