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在線只售“高科技” “三馬”賣保險可能遭遇審批難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盡管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高調對媒體稱,“三馬聯合”賣保險一事屬實,但關于該新公司的具體信息,不論平安、阿里巴巴還是騰訊,均諱莫如深,守口如瓶,引來各界對這家互聯網新金融公司的無限遐想。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注冊地上海,阿里巴巴控股19.9%、平安15%、騰訊15%、攜程5%,余下還有多個網絡科技公司股東——上報到保監會的申報材料中,這家萬眾矚目的新公司真容方顯。
高科技保險全程虛擬
8月24日平安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馬明哲確認將和騰訊的馬化騰和阿里巴巴的馬云在上海成立合資保險公司,探索互聯網新金融道路。盡管“三馬聯合”被解讀為意欲進軍互聯網金融,但事實上它只是個財產險公司。
眾安在線財險最大的特點是,除注冊地上海之外,全國均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服務。產品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基于互聯網的產品和基于物聯網的產品。比如虛擬貨幣失盜險、網絡支付安全保障責任險,甚至還有基于語音技術的保險保障服務。
如果說虛擬貨幣失盜險、網絡支付安全責任險,還可以照傳統財險的保障范圍來理解,基于語音技術的保險則讓資深的財險從業人士也百思不得其解。
這并非保險業首次“觸網”。事實上,近幾年,保險公司在網銷渠道的開拓上“廝殺”激烈,但網絡更多充當賣保險的渠道之一。
網銷保險目前的接受度有限、產品較簡單、保費少,網銷渠道對保險公司的業務貢獻還很有限。在壽險公司中,網銷渠道保費貢獻率大多不足1%,財險公司較高的水平也僅在5%左右,眾安在線可能面臨目前傳統保險產品在網銷中的同樣問題。
馬明哲表示,希望新公司有所創新,創新不僅體現在銷售渠道上,而且延伸到產品研發。“互聯網上很多交易金額很小,出保單并不夠,有些網絡游戲有一定價值,網絡上的虛擬價值是存在的,‘地面’的保險也可搬到‘網上’。”
新公司中,中國平安、阿里巴巴、騰訊的角色如何分配?馬明哲強調,中國平安有保險產品設計、精算和提供理賠服務的專業性優勢,“阿里巴巴和騰訊主要是有互聯網客戶的優勢,龐大客戶群和客戶交易量,以及現有低成本業務銷售平臺的價值。”
中國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顧敏對本報稱,新保險公司的設想從今年初就開始謀劃,平安不占主導地位。以股份比例來看,占新公司主導地位的是阿里巴巴。
審批難題
盡管保監會的態度很明朗:非常支持這種具有領先意義的銷售方式,發起公司也都比較知名,尤其平安更是富有經驗。同時,由于公司注冊地在上海,上海市政府也很支持。但這家新公司的前路依然障礙重重。
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領導曾專門就眾安在線財險的審批問題與相關監管部門溝通。“上海當然希望能順利獲批,全國不設分支機構,所有的保費收入都留存在上海,這個稅收對上海極有誘惑力。”他表示,保險公司所有保障期間超過一年的長期壽險免營業稅,但必須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除此之外,公司全部保費收入都當作營業收入來繳稅,比例為5%。
不過,“三馬”合謀設立新公司所面臨的真正問題,在于目前“互聯網虛擬財產保險”產品存在的制度障礙。
首先,目前虛擬財產不同于實體物體,主要指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虛擬財產在法律上還沒有明確定位。目前《物權法》對于虛擬財產的財產權所有權并沒有明確定義,因此該險種還存在認定問題的法律障礙,保監會還要報人大法制委咨詢。
其次,所有保單都通過互聯網走 ,全程“不見人”,如何保證投保人的資金安全,如何維護投保人的保險權益也是個新課題。
最后,這家公司事實上將對保監會的監管提出挑戰,保監會目前并沒有對虛擬財產保險的監管制度。保監會人士透露,即使保監會通過了申請,可能還要涉及互聯網監管部門工信部、甚至央行等部門的審批。
“估計批復有困難,因為法律障礙和監管風險太大。”前述保監會人士稱,“客觀障礙肯定有,但也不一定要等到完善相應法律法規之后才給‘準生證’,保監會還在考慮解決方法。”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3.24億,網民使用比例為63.2%,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428.5億元。
按照之前批籌新公司的規律,從遞交申請到被批準籌建,時間長短不一,但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是,越往后審批的周期就越慢。比如早期的新華、泰康等最快六個月就獲準籌建,但最慢的東方人壽迄今已逾十年仍沒開業。
推薦閱讀
Candy是同事間公認的新品達人,每個月甚至每周都能看到她收到各種不同的試用品禮盒、最新產品,完全免費,“連郵費都不需要我自己掏腰包。” 作為喜試網的注冊會員,對于“這頓免費的午餐”,Candy要做的只是在收到和>>>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928/8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