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農民網店(含縣?總數為131萬家。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與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涉農電子商務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僅淘寶網農民網商注冊總數就達171萬人(家)。農民網商的收入也遠高于未“觸網”農民。目前村鎮農村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僅占實體交易總額(采購總額加銷售總額)的0.07%,有巨大上升空間。
農民網店數量年增68萬
把村里養殖的500頭奶牛、3000只綿羊漂洋過海直接賣到沙特迪拜。山東省嘉祥縣黃垓鄉村民孟宏偉通過淘寶接到來自迪拜的千萬元大訂單,這個只在照片上見過“帆船酒店”的農村人,如今可年銷10萬頭活牛羊。沒人相信農村里的活牛活羊也能用網絡來賣,但孟宏偉的客戶確實全部來自網絡。
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民網店(含縣?總數為131萬家。近3年來看,農民網商與網店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從2009年的45萬到2010年的63萬,再到去年的97萬人,農民網商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去年一年,農民網店數量就新增了68.28萬家,超過總數的一半。
在浙江麗水遂昌縣城區的5萬常住人口中,集聚了超過1500家網店,年銷售總額1.2億元。除鄉鎮農民外,遂昌的一些大學畢業生、下崗工人,甚至退休干部、職工,還有黃包車夫等都開起網店來。類似借助互聯網致富的無數個村鎮電商平臺正在中國農村鄉鎮市場大量涌現。
收入高于未“觸網”農民
目前農村村鎮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網購總額加網銷總額)為209億元,交易商品數量達到了1862萬件。運用互聯網經營“土”生意的農村電商收入也達到了“白領”級別。
“涉農電子商務研究報告”顯示,農村電商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5000元之間,而未上網農民收入集中在無收入和1500-2000元之間。
調查顯示,個體戶、企業員工和專業技術人員是農民涉網的主要推動力量,占到總數58.3%,返鄉農民工帶動了涉農電子商務發展,真正在家務農轉行做網絡銷售只占不到10%。這說明網銷有助于農民工返鄉就業,既減少城市壓力,又解決農村空巢現象。
去年,杜千里的淘寶網店“山之孕土特產”網店銷售收入達到150萬元。2008年,鄭州大學MBA研究生杜千里畢業時正值金融危機肆虐,家住河南輝縣上八里鎮楊樹莊的他返鄉后利用一根網線,把太行山區的野生藥材、綠色雜糧、野生核桃、紅棗、山楂等食品通過互聯網銷售出去。這是返鄉精英觸網成功的一個典型案例。
等級不高遭遇物流“瓶頸”
盡管農民網店銷售發展迅猛,但這一群體的電子商務買賣與大趨勢一樣,表現出地域結構的不平衡。按省網商和網店數量分析顯示,江蘇、浙江、廣東、福建、上海、山東位居前列,占農民網商數量和農民網店數量超過半數,而西北等偏遠地區則發展滯后。
物流配送落后成為困擾農民網商發展的根結所在。23.5%農民網商認為,從事電子商務最大的困難是受物流交通制約。農民網商多經營蔬菜瓜果、肉蛋禽類產品,對倉儲和冷鏈都有高要求,但配送很尷尬。
同時,在管理缺失下,被調查農村網店等級普遍不高,絕大部分沒有到“鉆石”級,大部分在1、2、3星級,有20.94%農民網商反映提高銷售量困難,20%的人認為缺少開店知識,另有13.92%反映不會設計網店,11.7%反映組織貨源難。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9月11日下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耀點100供應商向速途網提供了兩份有關耀點100的法院執行單,從表單上看,耀點100已然倉庫無貨賬上無錢。這個本應是業界閃耀新星的貴族電商,如今卻成為了電商界的污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911/8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