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上海訊 茵曼、韓都衣舍、斯伯帝卡、裂帛……在眾多傳統企業紛紛涉足線上之時,越來越多的淘品牌則選擇了開設線下實體店。業內人士認為,線上與線下是兩種不同的業態,線上的成功模式不可完全復制,淘品牌開設實體店,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謹慎考慮。
線下的誘惑
不久前,淘品牌裂帛宣布涉足線下,開設了第一家實體店。同樣是淘品牌的韓都衣舍也開設了實體店。
雖然有人曾對淘品牌的逆襲表示過擔憂,但韓都衣舍相關負責人對樂購網表示,從韓都衣舍運營的這段時間來看,“實體店目前的營業額基本能達到一天一萬元。”對韓都衣舍而言,線下店雖然只是作為一個銷貨渠道,但總體來看盈利空間很大。
依靠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品牌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可觀的規模,知名度不輸線下,所以,淘品牌轉戰線下,在爭取用戶方面缺少的并不是優勢而是運營策略。“今年我們嘗試做了第一家實體店,但目的很簡單,就是以體驗店的形式,增加線下銷售的經驗。”該負責人表示,線上銷售仍是主體。
做真正的品牌
說起線下實體店運營相對較好的淘品牌,百武西可以算一個。百武西開設實體店一年多來,已經發展到4家。“下半年還會發力,預計會開到10家店。”盡管運營情況良好,但百武西的創始人立空并不認為這已經是成功,他對樂購網表示:“成功一兩家并不能成為樣本,至少要有二十家成功經驗,才能算是成功。”
“我覺得對淘品牌而言,最終想做的是真正成為一個品牌。”立空認為,同樣一個品類,線上的覆蓋面還是小于線下,而企業要形成品牌,線下是無法回避的渠道。“雖然網上有更快的成長空間,但線下的功課也要做。”
除了要做真正的品牌外,在線下開店,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訴求。“消費者有面對面的訴求,這點不容忽視。”立空對樂購網表示,開設線下店,也是為了更加貼近消費者從而增加消費者黏度。
并非藍海,量力而行
或許,華南電商深喉龔文祥的說法,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聲。“其實很難說看不看好,這取決于很多因素。”龔文祥說,線下實體店能否經營的風生水起,還要看創始人對零售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電子商務觀察者魯振旺也表示認同。“這跟各家的定位有關。”魯振旺認為,若產品毛利及客單價較高,有實力的淘品牌則可以考慮向線下發展,“但如果毛利太低,就要謹慎考慮了。”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對企業而言,做好產品才是首當其沖的要點。雖然商業的本身是相通的,但也要根據產品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線上的成功模式不可完全復制。魯振旺也指出:“線下并非是藍海,而且線上與線下是兩個業態,線下經營更復雜。”(張璇)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黃澤楷)前些天晚上在電視節日上看到,本地一家老牌傳統書店三聯書店將于近期結束營銷。三聯書店是我上學時經常去的一家書店,現在居然走到如此地步,實在另人心酸,作為一名電商創業者,具備一定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品牌的逆襲:占領線下做真正的品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901/8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