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城更名為天貓,引來各方熱議。是“去淘寶化”也好,提升品牌價值也好,亦或是戰略升級也罷,天貓的誕生給領域樹立了典范,市場千變萬化,品牌與服務乃不變之根本。
天貓與淘寶網進行“區隔”
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將淘寶公司分拆為三個獨立的公司——淘寶網、淘寶商城、一淘網。淘寶網繼續個人對個人的C2C業務,而淘寶商城則經營企業商家對個人的平臺型B2C業務,這個大動作使得淘寶在2011年站在了電子商務領域的風頭浪尖。近日,淘寶商城宣布正式將其中文品牌更名為“天貓”,并計劃將天貓打造成消費者B2C購物的終極地標。此言一出,同樣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去淘寶化”、“戰略升級”各種猜測與論斷紛沓而至。
以普通消費者來看,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確實有明顯的去淘寶化跡象。在此之前,盡管淘寶商城與淘寶網已分拆獨立,但提到淘寶商城或在淘寶商城進行交易,消費者還是習慣將其歸為淘寶,甚至依舊將淘寶商城和淘寶網看做一體。加之用戶使用其搜索功能所得到的需求結果仍是商城與個人店鋪共同展示,這樣更難讓用戶對二者有明確的區隔。現在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可使用戶對兩者有一個概念上的區別。
而天貓總裁表示,此次更名并不存在“去淘寶化”。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王帥也反復強調,淘寶商城更名是阿里巴巴集團形成并進一步完善生態體系的戰略決定。這些回應究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還是真正地表明了天貓乃至阿里巴巴的戰略意圖?說到底,淘寶商城的更名最終目的是為了鞏固其市場地位,打造獨立品牌,并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平臺的規模,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更名天貓旨在強化品牌
淘寶商城更名是在下怎樣的一盤棋呢?
更名天貓后,淘寶商城的中文名字已距“淘寶”越來越遠了,這有助于天貓的獨立運作,在概念上給消費者及入駐商家一個全新的認知。之后將天貓打造成獨立優質的B2C電子商務平臺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進而避免用戶將淘寶商城與淘寶網混為一談,也避免了商家品牌效應的弱化。
其次,淘寶商城更名天貓更直接的意義是在其B2C業務上貼上了獨立的標簽,而其依舊與淘寶網“骨肉”相連,比如登陸淘寶網仍能看到天貓所展示的商品,其會員體系也沿襲以往,并沒有打造自身的會員聚落。這樣天貓用戶不會因其更名而出現大量流失,且可以和訪問量巨大的淘寶網共享用戶資源。2011年電子商務領域遭遇了嚴冬,但淘寶商城卻在期間運營得風生水起,眾家皆虧我獨贏。根據艾瑞咨詢2011年第三季度市場分析報告,淘寶商城的市場份額占比超50%,與其他競爭者拉開明顯距離。很顯然淘寶商城與淘寶網之間的資源共享在電子商務寒冬時期是一種絕佳的經營模式,天貓無疑不可能真正脫離淘寶而“獨立”。
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對于廣大商戶來講也是一大利好。眾所周知,淘寶網所走的路線是更為大眾化的,消費者可在淘寶網買到適合自己消費水平的商品,而天貓則專門為廣大商家尤其是品牌商家提供絕佳的電子商務平臺。如今的天貓可以回歸基礎,獨立打造商家與合作伙伴的服務平臺,吸引更具品牌價值的商戶,提供更多品質商品,創建自身的天貓購物平臺。廣大商戶也正是需要如此一個干凈、獨立、有自身品牌、低營銷成本的電子商務平臺。
把淘寶商城此次更名放在阿里巴巴這個大的構架下來看,就會發現淘寶商城自其成立到采用獨立,再到從淘寶網分拆獨立,再到確定開放B2C平臺戰略及提高商家準入門檻,直至日前更名為天貓,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阿里巴巴商務生態體系戰略性升級這盤大棋的重要步驟。阿里巴巴、淘寶網、天貓、一淘網以及阿里云已構成了囊括B2B、C2C、B2C、站內搜索、在內的“阿里電子商務大帝國”。天貓的出世是消費者與商家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阿里巴巴戰略體系建立與升級的結果。
品牌與服務乃不變之根本
盡管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被冠以各種名頭,不管它更名的意義何在,有一點是不可改變的,那就是打造具有引力的品牌、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這也是整個電子商務領域賴以發展的宗旨所在。天貓總裁張勇就曾表示,雖然淘寶商城的品牌名稱變了,但“天貓”仍會堅持3點不變:定位不變,堅持做B2C的電商平臺;對于品質和服務的追求不會改變;終極目標不會改變,要成為消費者購物的終極地標。
電子商務領域經歷寒冬之后亟需對自身所塑造的品牌、所提供的服務進行反思。如今電子商務領域競爭激烈,消費者的選擇區間很大。在買家市場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優質的品牌、優質的服務就很難吸引消費者及商戶的興趣。淘寶商城的更名提供了一個典范,電子商務的經營者若能如天貓一般有自身的發展宗旨、經營模式及服務理念,并在市場競爭中不斷自我完善和創新,相信電子商務領域必然會跨過寒冬,迎來別樣明天。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戰略升級聚焦品牌與服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211/2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