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4日消息,國內小宗外貿平臺中國制造商(MadeInChina.com)總裁卜凱軍做客微訪談時表示,外貿利潤一般比國內電子商務高10%-20%,個別產品利潤可達到100%.參與話題#提問卜凱軍#
據了解,中國制造商業務與阿里巴巴速賣通、敦煌網業務類似,主要是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拓展海外市場的電子商務平臺,自身不做庫存和物流,只向平臺上的賣家收取3%-5%交易傭金。中國制造商近日獲投資人薛蠻子投資。
中國制造商總裁卜凱軍今日談及外貿電子商務和內貿電子商務區別時表示,短期看,做高附加值的電子商務更賺錢;長期看,做電子商務比傳統商務更容易賺錢。外貿電子商務比較國內電子商務,屬于高附加值領域,所以,從事外貿電子商務企業比國內電子商務更賺錢。
卜凱軍舉例說,外貿電商企業通過交易3C電子、箱包鞋類產品平均利潤要比國內高出10%到20%,像婚紗等產品更是比國內高出100%以上,甚至一家100人的外貿電商團隊一個月利潤抵得上當當網一年利潤。
國內外貿電商做得成功的有蘭亭、大龍網等企業,以當當2010年凈利470萬美元推算,這些企業一年利潤可超5000萬美元。不過,這些企業在國內卻并不被太多人了解。對此,卜凱軍解釋說,外貿電子商務企業都是低頭賺大錢。
實際上,卜凱軍這一觀點與中國海外貿易聯合會創始人劉智勇一致。此前,劉智勇透露,一件外貿B2C網站上銷售定制婚紗國內賣200元,外銷能賣200美元,利潤可翻六七倍。
于此同時,外貿電子商務的營銷成本很低,在國外主要是通過論壇發帖、Facebook、關鍵字搜索來推廣外貿商品,比如敦煌網就購買了數千萬的Google關鍵字搜索。與內貿相比,外貿電子商務成本主要集中在物流與人才上,其中物流靠空運,占據15%成本。
另據FT中文網透露,做跨國B2C的同學都相當的低調。原因有五:第一,瞄準的是海外消費者,在中國高調沒實際用處。第二,利潤相當厚,別把狼群招來。第三,要打通從中國工廠到西方家庭的整個鏈條,供應鏈相當復雜、流程相當繁復、西方百姓難搞定,沒三五年難成氣候。第四,這事明擺著是沖著革B2B命去的。第五,牽涉到繞開關稅等等大問題。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211/2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