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度股東大會,面對臺下的股東,開始了又一次演講:每次來股東大會的有白頭發的阿姨、公公,把自己的錢、自己的真金白銀投給阿里巴巴,他就很感動,感覺應該給股東更多尊重,更多回報。
有些投資阿里的投資者并沒有賺到錢,他們仍然在堅守阿里巴巴。
馬云分享給他們的,不是提振股市的利好,而是一個夢想。為一千萬家小企業創造生存平臺,解決全球一億人的就業機會,為十億人提供一個消費的平臺。他承認:“這不是一般企業可以做、敢做、想做的事情”。
做這樣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投入,短期卻并不利于股價。
馬云說,過去這幾年,阿里巴巴做了硬件貢獻。一是讓信用等于財富。以前一個人有信用,不一定有錢,在阿里巴巴、在網,是信用越好賺錢越多。他說這樣“會讓整個社會的商業氣候才會好起來”。
二是讓消費者越來越聰明,以前是店里賣什么你買什么,信以為真,其實可能是假的。用戶很難辨別,也不懂辨別。現在不同,淘寶網、阿里巴巴上買任何東西,貨比三家,比便宜,比性能,且輕易實現。
以前在淘寶網上、在阿里巴巴上買500元錢,但有名的超市或商場卻買5000元。大家覺得淘寶、阿里是假的,太便宜。事實上,不是淘寶、阿里巴巴太便宜了,而是商城貴了。
“消費者以前不明白,現在明白了。”馬云說。
第三件事情是讓制造業不僅僅是生產,還要學習服務和營銷。這些企業,以前通過阿里巴巴做外貿,現在通過淘寶做內貿,自己建店,自己做服務,自創品牌,由無名良品向有名良品發展。馬云說:完成了這一切,就完成了從制造向服務的轉型。
他說,以前那些做代工的公司,以前不知道自己給誰做,消費者是誰,是哪個渠道賣的,貼了誰的品牌。但今天再這樣走下去,路是行不通的,企業要建立起不僅懂得制造,還要懂服務、懂銷售的團隊。
這是對社會的三個貢獻,也是阿里巴巴轉型需要的外部環境。
阿里巴巴以前的模式是B2B,C2C,未來的模式是CBBS,這個模式更復雜,要整合更多資源,這不僅需要阿里巴巴自身完成轉型,也需要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制造商完成轉型,要求消費者轉變購物行為。
馬云說,阿里巴巴過去十年,是將做到“從無到有”,未來十年卻是要做到“從有到無”,這樣就實現了CBBS.從有到無,就是無時無處不在,電子商務就像空氣,人覺察不出來,卻離不開它。
這是馬云給自己謀劃的新十年,對比過去十年,目標更宏大。
很多人再次質疑,馬云能否將這一切變成現實。就像馬云給自己打賭一樣:2003年,全年贏利1億元人民幣的目標;2004年,每天贏利100萬元人民幣的目標;2005年,每天繳稅100萬元人民。
馬云的話曾被當成瘋人譫語,后來他卻不打折扣地實現了。
對于馬云而言,2011年可謂“多事之秋”。衛哲離職,淘寶售假,股重組,關于阿里的質疑,越來越多。馬云仍然我行我素,笑對質疑,因為他相信,有一天人們會驚呼:馬云又實現了一個瘋狂的目標。
這個站在之巔的矮個子男人像一個淘氣大男孩,喜歡不受束縛的思想,天馬行空,總是有些奇怪的,身邊沒人能琢磨透他的心思。然而你能發現某一天,他帶著微笑被印在雜志封面上,向你講述新的商業傳奇。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211/2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