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道,泰盧固“文本炸彈”漏洞像是蘋果用戶的噩夢:如果收到包含印度泰盧固語字符的信息,iPhone消息應用和WiFi功能不但會崩潰而且如果不激烈干預“會一直不斷崩潰”。2月19日蘋果發布了補丁,但泰盧固漏洞不是讓蘋果在近幾個月出現在新聞里的唯一軟件問題,iOS 11的批評者稱,系統升級使手機變慢,讓電池耗電更快,還有很多漏洞。
這些問題的出現讓人們質疑蘋果總體質量控制能力。自從史蒂夫·喬布斯在2011年1月離開蘋果領導崗位后,iOS更新頻率增長了51%。對蘋果用戶來說這意味著大量的更新、補丁有時是連續的補丁。例如,iPhone用戶在2018年1月31日前的一年里進行了15次iOS更新,而在喬布斯離開CEO崗位前的1年里蘋果只發布了6次iOS更新。下面的圖表顯示了2007-2017年的iOS更新頻率變化。

圖表顯示,在喬布斯領導蘋果期間,每365天的平均更新次數為6.75次。在他離開后,年平均次數提高到10.22次,增長了51%。如果看看喬布斯去世前后的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是更新次數增長48%。圖表也顯示,在喬布斯2011年1月離職后,以及在2011年10月去世后,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初期間更新頻率出現異常。此后每年的更新次數穩定在10次左右,直到圖表統計的最后365天,出現了驚人的15次更新。
對于更新次數上升有很多可能的解釋,一個因素是軟件和設備的復雜性上升。智能手機的功能一直在增加,應用和配件也更多,系統維護更為復雜。軟件更新更復雜,有著更多功能,要求針對更多市場和語種。然而,這也不斷帶來有關漏洞、不重視細節、性能差和安全問題的壞消息。例如蘋果在2017年9月推出iOS 11更新以提高安全性和增加更多功能。但在當年11月蘋果就不得不發布更新修復導致小寫i自動更正為大寫A的漏洞。
用戶報告iOS 11也拖慢了手機速度(除非備份數據然后恢復到出廠設置),耗電更快、計算器結果出錯和其他問題。事實上,2017年11月的最后一周至少報告了5個iOS和macOS大問題。在要求蘋果就更新頻率上升趨勢進行評論時,蘋果發言人稱,頻率加快問題應從大環境中看,蘋果特意大規模快速發布簡化的更新(同時向所有用戶發布更新),這對消費者是好事。他表示,蘋果也提供自動更新,用戶不必擔心需要主動留意。
蘋果發言人稱,65%的iOS用戶升級了最新版,而安卓用戶只有不到1%使用最新版本。這說明更多人關注iOS更新,因此在發現新漏洞時影響更大。喬布斯領導風格中重視細節和追求完美是出了名的,他是一個產品開發天才,其獨特的領導方式難以復制。自從他離開后,蘋果更新和補丁的數量顯著增長,人們有理由懷疑蘋果產品質量控制進入長期下滑中,因為缺乏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但更新數字是一回事,其他指標卻是另一回事。
盡管近期蘋果漏洞被廣泛報道,甚至進入科技媒體的頭條,但投資者很堅持。從喬布斯去世后,蘋果股票市值上漲約240%。消費者也沒有拋棄蘋果,2月初蘋果宣布2018年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再創紀錄。蘋果品牌的光輝壓倒了對軟件問題的擔憂,這對消費者和投資者來說都一樣。但如果蘋果繼續出現更新和補丁的問題,這種光芒或許會褪去。等待時間來證明一切。
推薦閱讀
美國蘋果公司去年陷入“降速門”,近日又被媒體曝出“玻璃門”。 這個“玻璃門”真的與玻璃門有關。 蘋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ug增多,蘋果iOS現在更新頻率遠高于喬布斯時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apple/30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