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稱,雖然蘋果iPhone仍然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地位,但諸多iPhone模仿者卻在醞釀新一輪的攻勢,希望打破蘋果的領先優勢。再掀攻勢 目前看來,iPhone模仿者中沒有一款能夠對iPhone構成威脅。但它們似乎并未善罷甘休,有證據顯示,相關廠商正在掀起第二輪攻勢。 過去14個月間,iPhone的模仿者大量涌現,可謂目不暇接。先是2008年10月推出的宏達電G1,之后又是RIM黑莓風暴 (Storm),最近有陸續涌現出Palm Pre、G2、黑莓風暴2以及摩托羅拉Droid。而谷歌本周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模糊地表示,不久便會推出自主品牌智能手機。 盡管這些產品都能夠提供與iPhone類似的功能,包括觸摸屏,高速網絡瀏覽以及第三方應用,但蘋果iPhone仍然是這一領域的王者。不過,這種情況恐怕不會維持太久,競爭對手開始攻入蘋果的腹地,而新一輪iPhone克隆大戰也將一觸即發。 Palm和RIM周四分別宣布,其各自的智能手機銷量均超出預期。RIM出貨量達到1010萬部,超出分析師960萬部的預期; Palm的出貨量也達到78.3萬部,超出分析師70萬部的預期。 同樣是在周四,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發布的報告顯示,iPhone的增長已經觸頂,而其他設備的熱度正在與日俱增。該報告顯示,在有意購買智能手機的美國消費者中,有17%的人青睞Android手機,而iPhone的這一比例也不過20%。這比此前的差距大大縮小,此前的報告顯示,有意購買Android和iPhone的用戶占比分別為7%和21%。 上一次報告是在今年8月發布的,當時最高端的Android手機是宏達電G2。自那以后,摩托羅拉Droid橫空出世。在該產品總值達1億美元的營銷計劃中,著重突出了iPhone的諸多缺陷,包括缺乏物理鍵盤,無法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熱度降低 蘋果iPhone上個季度的銷量高達740萬部,盡管其競爭對手短期內很難達到這一業績,但分析師認為,用戶對iPhone的熱度已經觸頂,而競爭對手也準備推出更多新產品。 科技行業咨詢公司Altman Vilandrie & Co董事邁克爾·格羅斯(Michael Grossi)說:“智能手機整體在增長,這表明每家企業都將擁有更大的市場。隨著消費者認知度的增加,競爭對手將逐漸搶走iPhone的份額。智能手機將不再是iPhone的天下。” 分析師表示,iPhone的模仿者將越來越優秀,它們很多都添加了獨特的功能,包括多任務處理、物理鍵盤和開源操作系統。 其他設備很多都能夠在更好的移動網絡中運行。多項研究顯示,用戶放棄iPhone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喜歡AT&T的網絡。AT&T是iPhone在美國的獨家運營商。 然而,多數業內人士都同意,iPhone仍然占據市場地位。至少目前為止,的確如此。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FI Group項目總監道格·海姆里奇(Doug Helmreich)說:“目前,還沒有哪款手機能夠與完全與iPhone競爭,但是這些產品的市場份額的確在上升。”優勢仍存 iPhone還能夠將這種領先地位保持多久,尚不得而知,但以前的經驗顯示,除非出現真正能夠給手機市場帶來變革的產品,否則iPhone仍將稱霸這一市場。 在此之前,手機市場的王者是2004年發布的摩托羅拉刀鋒(RAZR)。RAZR當時一舉打破了多項銷售記錄,并且連續12個季度占據全美暢銷手機榜首。直到2007年iPhone發布后,這種優勢才被打破。 當RAZR以超薄的翻蓋設計贏得用戶青睞后,效仿者也層出不窮。但真正打破其領先地位的還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蘋果iPhone。 格羅斯說:“在我看來,毫無疑問會有其他設備最終超越iPhone。根據RAZR的經驗來看,這款產品將在今后幾年內面市。” 如此看來,蘋果的確要多加小心了。
推薦閱讀
[db:內容簡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財富雜志:iPhone克隆大戰升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apple/2013-07-05/27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