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線》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稱,蘋果過去一年間已經丟失了3部iPhone原型機,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合作伙伴也在逐漸增多,其保密政策也將面臨更多挑戰。
以下為文章全文:
過去一年間,蘋果丟失的iPhone原型機不止1部,而是3部。對于一家以保密著稱的企業而言,這種情況令人費解。
本周,越南一家網站曝光了最新的iPhone原型機,并且通過視頻和拆機圖片將全部硬件信息進行了詳細報道。在此之前,蘋果今年3月還丟失了一部iPhone原型機,并被美國科技博客Gizmodo曝光。而且,或許還存在第三部丟失的iPhone原型機,也就是導致2009年富士康員工孫丹勇自殺的那部iPhone。
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丟失3部原型機都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是蘋果這樣一家保密措施堪比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企業。一些曾在蘋果工作過的員工透露,當有員工在測試間內對產品進行測試時,需要用黑布將原型機遮住。當黑布掀開時,還必須要啟動紅燈,以便提醒其他員工格外小心。據《紐約時報》報道,為了追查泄密者,蘋果甚至有意散布虛假信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款本年最受期待的手機頻繁泄密呢?在Gizmodo事件中,答案很簡單:一名蘋果工程師在對下一代iPhone進行現場測試時將其遺落在酒吧中。我們猜想,自那以后,蘋果的現場測試項目已經大幅減少。但是另外兩部iPhone原型機的海外遺失事件卻顯示出蘋果面臨的一個更大的問題:企業越大,合作伙伴就越多,而蘋果對整個流程的控制也就越少。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傳言稱,越南的iPhone原型機是花4000美元從黑市購得的。而Gizmodo也是花了5000美元從美國加州買到了遺失的iPhone。這些交易令人頓生疑問:蘋果的合作伙伴——或者是那些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合作伙伴的不良人士——是否在借助盜竊并泄露產品牟利?
這還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這些信息有多少通過非公開渠道傳播?或許那些山寨廠商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拿到了iPhone原型機,其中的一款原型機甚至有可能落到了宏達電等蘋果主要競爭對手手中。
情況已經非常糟糕,很難想象蘋果會泰然處之。但是他們又能做什么呢?曾擔任連線雜志網絡版編輯、現任Cult of Mac所有者的利安德·卡尼(Leander Kahney)曾經與私家偵探就商業機密如何泄露進行過探討。他表示,2008年的第二代iPhone泄密事件是因為iPhone的塑料外殼供應商有可能與第三方iPhone保護套廠商有聯系。在這種情況下,蘋果會終止與不可靠供應商的合作。
而具體到越南的iPhone原型機泄密事件,卡尼認為,這是一起商業間諜活動。然而,美國科技博客MacRumors編輯阿諾德·金姆 (Arnold Kim)卻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為無論是誰偷走了iPhone原型機,他(或她)肯定會保持沉默,而不會公開出售。
無論實際情況如何,蘋果肯定會對此進行調查,追查最終接觸這部iPhone原型機的人,從而判斷出這款設備的出售地點和出售者。
“這對他們而言是個很大的問題,而且是一次重大的泄密事件,”卡尼說,“有關他們使用的是何種零部件的情報非常有價值,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
推薦閱讀
[db:內容簡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apple/2013-07-05/27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