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幾乎像當年剛剛興起的移動互聯一樣,似乎有再次顛覆人們生活習慣的態勢。當人們滿懷欣喜的排著大長隊去體驗并不十分舒適的“大盒子“VR眼鏡時,不禁讓人想起,一二十年前,當人們還在使用大板磚大哥大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敢想象,現在已經是智能手機的時代。
“今天的Hololens、Oculus,給你感受就像iPhone1.0還沒出現的時候一樣,當這些事情足夠輕便、簡單,可以跟今天的手機一樣,不用連線長期待機,永遠在你眼前,還有可能它不是眼鏡的形態,或者是隱形眼鏡放在眼睛里面,真正走到這一步,可能還要比較長的階段。” 經緯中國合伙人萬浩基在4月16日的2016 GTIC VR/AR峰會上,分享了投資人眼中的VR/AR是什么樣子,如他所說,待到VR/AR便捷到一種程度,人們生活的世界可能會出現顛覆性的不同。
萬浩基是經緯中國負責硬件、VR/AR的合伙人,對于過往看互聯網項目的經驗,他認為,基本上看的任何一個創業項目,主要的精力都會花在“用戶體驗上”。“我們永遠相信在這個行業里有很多不同的一些創業亮點,但最終這件事情能否在行業爆發,就是用戶本質,能否用得上,是否能夠大規模在行業里鋪得上,有非常大的關系。”萬浩基說。
據萬浩基介紹,作為VR/AR的行業參與者,經緯創投已經投資過一系列公司,譬如,經緯創投是Oculus的A輪投資者;在游戲和內容方面參與的也比較多,如,投資了時光機虛擬現實;在體感交互方面投資了鋒時互動,能夠識別手指頭的互動,“未來怎么樣用手跟機器互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另外,經緯創投還投資了一家類谷歌眼鏡中國版的公司,目前,該設備沒有大規模發展,并非2C領域,如今已經在石油、醫療等垂直行業有所應用。
最后還投資了ZANADU,專業的旅游供應商,其中提供非常多的VR旅游內容,“在VR這個領域,我覺得旅游、體育跟現場這幾個可能是在真實內容里面很重要的幾個內容供應商。”
VR/AR還是萌芽期
萬浩基認為,中國現在的VR/AR行業還處在一個非常早的萌芽期,盡管目前很多國內的上市公司都在投入,但實際上出貨量有多少,又有多少能夠到消費者手中,這些現狀都表明,行業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離真正的爆發還有一段距離,有距離不代表看好,我們還是非常看好VR/AR這個行業。”
盡管萬浩基判斷行業仍處于萌芽期,但對于投資人來說,依然有一些錢可以賺。萬浩基將VR/AR的機會分為幾類,“硬件的錢、內容的錢、服務供應商的錢、平臺的錢。”
“垂直領域,大家肯定游戲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占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額。”而其次則是視頻,“總體上VR/AR還是基于娛樂、基于用戶體驗為主的核心場景。”但萬浩基認為,這兩塊“不代表所有不代表永遠”,未來在教育、培訓、醫療、房地產很多不同的領域,同樣有可能會跟VR/AR相關的創業和商業化的機會。“第一批賺錢的跟娛樂有關,未來三五年,技術是否會更成熟,那時有可能這件事會完全顛覆性的。”
VR的機會:看內容、平臺、交互
萬浩基認為,怎么看VR這個問題很簡單,只有兩種類型的硬件,一為專業機,一為移動類。前者目前主要是三個品牌,HTC、Oculus、三星Gear,對于PC硬件要求很高,因此專業機真正覆蓋的用戶非常有限,但它能提供非常顛覆性的體驗。
而移動今天來說就是手機,可以配合頭盔等硬件實現功能,“體驗可能是專業機的50%或是30%,但普及率可能做到100%。”在萬浩基看來,對用戶來說,未必每個人都會買頭盔,但每個人都會有手機,未來因為有了VR/AR行業的存在,“有可能幫我們在移動跟手機上面再推另外一個大家從來不能想象的臺階,或許會推動下一代手機的迭代,未來有很多可以期待。”
作為投資機構,經緯創投不會選擇參與所有,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投資機會,因此當面臨一個逐步發展起來的領域,如何評判,萬浩基也做了總結。
第一、不看好硬件,投資機構很難從硬件中賺到錢,這與今天的手機和電視行業一樣,因為行業中的大廠商都已經有很高的覆蓋率。
“內容我覺得是非常大的機會,譬如游戲內容、視頻內容,其它電影內容等等,我覺得都是一個機會。”萬浩基覺得,今天的VR/AR和當年移動互聯網剛出來時一樣,硬件出來的時候,很多大廠商在內容層面不一定會跟的快,這反而會給新萌芽的小公司,例如專業只做VR內容游戲的公司脫穎而出的機會。
第二個機會則是內容與硬件之間的平臺類機會。如何把內容帶到另外一邊的屏幕,“中間可能需要有其它各種各樣的平臺輔助性的公司支持,不是簡簡單單把這件事情拍出來就可以播,360度的視頻需要的碼流更大,新的內容需要互動的模式,中間有沒有更多新廠商抓住這個機會,幫他們把這件事情從A點實現到B點,中間還是有非常多的機會發生。”
第三,則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交互。在萬浩基看來,互動是較少被提及的,但未來,移動端跟VR端的交互,無論是手勢識別,或是聲音識別都會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互動,你的內容會非常生硬,不能充分把VR內容發揮出來,我覺得這就有非常多的機會,給新興的交互專注的創業公司。”
此外,萬浩基還覺得,未來在垂直方案上也會有機會,例如滲透到不同領域的方案供應商的機會,“如何在會議中做VR直播,房地產、旅游、醫療、軍事訓練等行業的垂直解決方案等,2B的解決方案也是非常大的機會。”
萬浩基還表示,美國在這個領域走的快很多,例如他們的VR電影公司Jaunt、直播生產商(NBA直播),未來中國本土是否會有同類型的公司出現值得期待。
AR是下一代的移動互聯網
在萬浩基看來,AR和VR的不同不是簡單的黑屏幕和透屏幕,VR提供嵌入式的虛擬空間體驗,“反過來說,AR不是簡簡單單把這件事情透明化,我覺得這個可能在下一代手機平臺型產品上更具想象力。”
萬浩基覺得,AR就是下一代的移動互聯網,“大家想象未來不用手機,戴著眼鏡,在眼鏡里面看到所有的微信,跟所有人互動,可以把文件夾拿出來,我看到他,直接在互聯網拉到這個人是誰,我在什么場合見過他。我看到一個微信,可以在眼鏡里面回,不用打開手機,這是AR真正的未來。這可能是把一個電腦芯片直接植入人腦前,手機的最后一個可能出現的形態。”這樣一來,可能新的微信會出現,新一代的社交會出現。
推薦閱讀
51KeCEO王迎春:直面企業服務市場亂象挑戰,欲打破行業底價
企業服務行業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陌生但又無處不有的神奇行業,這個行業有著不小的市場潛力,卻又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詬病。近日,記者獨家專訪了知名企業服務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9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