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野獸騎行的創始人李剛,有興趣改變騎行運動的小伙伴,歡迎加李剛微信tonyligang交流。
懷胎十月的張向東終于發車了,一下子還是四胞胎。作為一名騎行行業的從業者,我表示很欣慰。雖然在我的朋友圈中,700Bike毀譽參半,但我卻要跟專心產品的向東老師說一聲,辛苦了。這年頭,大佬再創業,實誠做產品的不多了,不裝,不作,不炫富。
向東在發布會上不止一次的感謝互聯網。對于互聯網來說,如果讓我推選最負盛名的潛規則,我不得不投給“流量為王”。因為流量,最終成就了騰訊、阿里、百度三足鼎立的時代。也因為流量,360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幾乎擠進第一梯隊。
2014年,很多人稱為智能硬件元年,很多互聯網公司殺入硬件市場。拼命打造平臺級、入口級產品,所以有了智能路由器大戰、智能電視大戰甚至是智能手表大戰。人人爭搶硬件流量入口。如果不談平臺戰略,智能硬件公司的CEO都不好意思開發布會。很快,智能硬件陷入了冰點,貨賣不出去,用戶積累不起來。互聯網出身的CEO們也迷茫了,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其實,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智能硬件不屬于互聯網類,而是【消費品類】。互聯網的流量平臺準則,在硬件領域根本就是bullshit。
互聯網的魅力在于免費,這是個贏家通吃、高度扁平化的市場。用戶可以輕易的通過線上渠道免費獲得互聯網服務。而硬件,需要花錢、需要體驗、需要服務、需要銷售渠道、需要物流,是個慢生意,也注定是無法壟斷的市場。就連蘋果、小米也最多只能占有三成市場份額。
查閱了世界500強名單,不難發現,互聯網類公司真的僅僅是一丟丟,可憐的6家。消費類公司囊括衣、食、住、行、玩,累計高達96家企業。
拋開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參考Nike、星巴克、大眾、蘋果等消費品類巨無霸,不難發現,三個關鍵點成為公司成功的關鍵,我稱之為消費品新鐵三角,【品牌+銷售+供應鏈】。
一、流量已死,【品牌】為王
【品牌,滿足人性的缺陷】要想讓一個人花錢,就得先占領她的心智,滿足她人性的缺陷。品牌的塑造就是利用人性的過程,貪婪、虛榮、懶惰、窺視、色欲、盲從。貪婪的人送給他“性價比”,虛榮的人送給他“奢侈品”,小羞羞的人送給他“優衣庫”。任何消費品,包括智能硬件首要先考慮的是滿足了什么人性,而不是實現了什么功能,更不是YY出來的平臺夢。
【定位,搶占心智第一名】品牌定位要做到簡單、聚焦、第一。足夠簡單才能讓人記住,進一步占領人的心智。只有聚焦才能盡全力做到第一,享受行業狀元紅利。
張向東推出城市自行車,主打情懷小清新,利用人性中虛榮炫耀的缺陷,因而,價格必然不低。700Bike希望成為用戶心中第一個【自行車領域的潮牌】。野獸騎行主打的是運動自行車方向,通過專業運動的騎行配件,不斷刺激騎行愛好者的荷爾蒙,追求更快、更強。潮牌和運動,沒有對與錯,只是品牌的兩種定位方式,但都做到了簡單、聚焦。
【產品體驗,形成“臥槽”感】功能不等于性能,性能不等于體驗。為什么很多曾經輝煌一時的智能硬件,現在都銷聲匿跡了。因為過度宣傳,讓用戶對產品期望過高,而產品體驗的一塌糊涂,致使產品變成了一錘子買賣,再無口碑傳播,再無二次購買。
智能硬件產品應做到三點,實用+設計細節中體現的品味+相對的性價比。要在產品好用的基礎上尋找“臥槽”點,帶給用戶驚喜并形成口碑傳播。這樣才能持久性的建立品牌,品牌一旦確立,便是企業巨大的護城河。
二、【銷售】是企業的生死線
【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均衡搭建】小米的出現讓“單品爆款”和“線上銷售”變成了最火的商業模式,但小米是小米,跟你有一毛錢關系。小米有花不完的錢,有鐵打的全明星團隊,有移動互聯網來最大的剛需品,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這一切表象只是后驗的結果。對于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公司來說,線上線下渠道的均衡搭建尤為關鍵。
作為“硬件免費”曾經的踐行者(360智鍵),我天真的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細節,任性的創業公司可以不賺錢,但是產業鏈上的兄弟們需要足夠的利潤。體驗型的智能硬件脫離不開線下銷售渠道,就連蘋果都在不斷地開線下店面。沒有能力開自營店的創業公司,自斷一臂的追求線上銷售,一味的追求絕對的性價比,遲早會落入“山寨怪圈”。
“線下走量,線上掙錢”是野獸騎行的準則,也許也適合同樣在硬件創業的你。
【國內國際市場協同開拓】如果說互聯網屬于美國,移動互聯網屬于世界,那么物聯網就一定屬于中國,因為我們有深圳。深圳超強的供應鏈體系保證了智能硬件產品的創新能力和成本控制。智能硬件產品會成為中國反攻全世界最好的機遇。由于Kickstarter和Indiegogo等海外眾籌平臺的風靡,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公司走向國際市場并取得了超強的成績。
對于創業公司,心懷國際化是好,但“攘外必先安內”。利用最為熟悉的環境打磨產品,進而搶占國際市場會是更為穩妥和高效的方式。
進入國際市場還應注意的是以下幾點,專利、商標和渠道利潤。
那將是一個極其講規則的市場,請一切按照規則行事。
三、成功的基礎是【供應鏈】
【從0到1】雖然坐擁硬件圣地深圳,但是智能硬件從0到1的過程是還是異常的艱辛。這取決于量與利潤。深圳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對于創新品的接受度基本為零。如果你是一個北京的智能硬件團隊,你一定被供應商如此對待過,“不要跟我提未來,告訴我多少量”。
兩點建議。第一,團隊中一定要有“老油條”,不要清一色的二十多歲小伙子,在深圳,年輕代表著不靠譜。第二,盡量選取體量小但工藝強的供應商,不要選行業領頭者。
【品質把控】品質是一個企業的根本,沒有好的質量很難獲取用戶的信任,也就沒有可能形成口碑傳播。智能硬件公司往往由于研發人力和精力有限,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很多細節和品質處理的不到位,致使好好的產品被用戶揪住小辮子每天恨不得抽八百遍。將產品盡量做得簡單,把核心賣點做到極致,忽略非核心功能。會在產品后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小牛電動的發車,到張向東推出的第一款城市自行車。沒有了虛無飄渺的平臺、入口,取而代之是品牌,銷售和供應鏈。回歸硬件創業的初心,做一款真正有用的產品,塑造一個魅力十足的品牌,踏實做好銷售,管控產品品質。
忘記互聯網,智能硬件,一個全新的領域。
推薦閱讀
圖片來源:CFP 最近黎瑞剛消息比較多,首先曝出的是微鯨科技要做55寸互聯網電視了,而微鯨科技的創始人之一正是黎瑞剛。7月15日晚間,又傳出黎瑞剛與東方明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張向東發車,看智能硬件新鐵三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50721/29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