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移動互聯網已不斷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未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產品也將進入千家萬戶。
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突破2.7億臺,將有近5億的用戶加入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在人們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愉悅與便利的同時,惡意軟件、隱私竊取等移動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高達96.7%的手機用戶曾不同程度的受到移動安全問題困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移動智能手機,安全問題也成為應用平臺面對的老大難問題。
移動終端應用產品應切實考慮用戶體驗性
我們知道,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一個通病就是電池續航能力不足和內存(運存)不足等問題。
筆者在多家移動應用下載平臺觀察數月發現,很多移動終端產品軟件下載頁面下,用戶抱怨聲一片,這些產品中有大家常用的社交聊天工具、系統軟件、音樂軟件、安全管理軟件、生活工具類等諸多軟件,在這些類別中有知名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產品及剛剛涉足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企業,當然在抱怨聲中我們不排除有很多同類產品競爭對手雇傭的大量水軍的攻擊。
就此,筆者隨機走訪調查了部分年輕群體對日常軟件在移動終端上的使用體驗等問題,超80%用戶抱怨軟件安裝包、運存越更新越大,在聯網的情況下會推送一些廣告信息,讓人產生反感。
一個軟件安裝包及運行程序占用空間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手機的運行的速度體驗,占用內存過大會導致移動終端變卡變慢并加速手機電量的消耗從而引起續航能力不足,部分軟件可能還會因為一些不兼容的問題導致手機死機、重啟問題的出現。
是什么讓軟件本身和運存越來越大?
據安管云開放平臺檢測結果顯示,目前28.3%的移動應用軟件含有廣告,平均每個廣告軟件被植入2.66個廣告平臺的插件,而每個含廣告軟件大約有2種廣告樣式。廣告條是目前移動端主要的廣告樣式,占比92.6%�;旧厦織l廣告都能連接到外部網絡,而這些廣告同時可能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和讀取用戶的手機號碼。
這些被植入的廣告插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移動應用軟件安裝包的大小和占用手機RAM和ROM的大小,當軟件啟動運行時,相應的內置廣告插件等也同時開啟運行。
山寨應用惡意廣告、插件肆意橫行
央視在今年9月份的《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曾播出《被預裝的風險》一期節目,節目對“手機預裝軟件用不著、關不了、卸不掉以及這種現象背后存在的巨大利益鏈”進行了曝光,此節目播出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共鳴。
現在我們在購置的新機中打開后可以發現,除了機身系統必備程序外會有其它預裝軟件,這些軟件除了占內存、耗流量以外,還對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系統里的應用程序管理不支持卸載預裝的各類軟件,如果想卸載必須要root破除手機權限。
那么破除手機權限后會對用戶權益及手機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首先,手機將在售后服務那不再享受保修服務;
其次,軟件在破解最高管理權限后會造成手機系統不穩定造成系統錯誤;
第三,軟件在破解后會加大危險程序滲入的危險,也就等于向這些插件開辟了綠色通道;
在早期,軟件中的惡意程序都集中在吸費的問題上,用戶下載這些程序后中招的幾率也非常高,現在盡管各大手機安全軟件研究機構都在圍繞手機應用軟件的方面做著積極的努力,但是在安全防御和查殺技術進步的同時,手機病毒及惡意軟件插件也在發展,包括其隱蔽程度、危害、反查殺手段都在不斷變異升級。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行業現狀與嚴峻形勢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廠商都在積極開發推出新的應用程序,這些企業都在積極尋找可以賺錢的路子模式,而關注這個行業圈子良性健康發展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不擇手段,只要能賺錢、只要能吸引到用戶點擊下載,什么都可以做。這就折射出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行業現狀的一種誠信危機和安全機制的缺失,而當前移動應用軟件主要就是集中在惡意廣告和插件上。
很多互聯網科技領軍企業也將自己的產品中內置各種廣告等插件,雖然沒有惡意病毒等程序,但是間接的也對用戶造成很大的威脅,例如:一個用戶是涉足智能手機領域的新用戶,他肯定對手機本身和軟件下載的一些意識很淡薄,在打開相應軟件后,可以會收到推薦下載的提示,而對該產品本身并不了解、有沒有價值,如果手機并沒有WiFi無線連接而使用的是通信運營商開通的數據流量,可能因為一個或幾個推送的廣告插件下載直接導致因數據流量產生的扣費停機問題。
這樣互聯網科技領軍企業巨頭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沒有起到一個好的表率作用,導致其他開發企業或開發者相繼利用效仿該模式推送惡意軟件插件或開發病毒吸費軟件,造成該行業的畸形發展。
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企業如何建立打造品牌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給這片市場帶來了廣闊的前景,進而興起了一大批相關互聯網科技公司,“適者生存”,要想自己在市場經濟中存活必須建立和打造出知名品牌才不會被排擠出局,那么移動互聯網科技企業如何在業界建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呢?
首先,應注重誠信與社會責任�,F在社會缺乏誠信危機,要注重樹立做一個良心企業,一個企業的誠信和社會責任的缺失,可能會紅極一時,但是不會有長遠的發展前景。
其次,注重用戶的體驗。要積極進行用戶使用調研,注重用戶體驗后的反饋結果,看用戶在哪方面有最直接的需求,筆者發現很多產品出來后,表面上是在讓用戶反饋意見,而產品本身最終沒有體現出用戶的意見。
第三,杜絕“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出現。有一些互聯網科技企業研發的產品,為了吸引用戶點擊下載,在產品本身上出現了表里不一的現象,這將大大降級企業自身形象。
第四,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很多公司開發出來的產品,雖然在產品自身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些新功能,但是新功能并不實用或是根本用不上,這樣不但加大了軟件安裝文件的大小,而且復雜無用的功能,操作的繁瑣會引起用戶的反感,如再出現一個其他公司開發出來的同類新產品在體驗上比該產品簡潔,用戶會選擇果斷卸載更換產品,這樣造成大量用戶的流失,用戶的忠誠度會下降。
第五,視大眾的利益如自己利益。在開發應用產品時,要視大眾的利益如自己的利益一樣,產品用戶無非更關注產品體驗與通信運營商的流量使用問題,如果產品在體驗與節省流量技術上做的非常出色,靠口碑傳播遠比廣告推廣更為實惠。
第六,注重企業自身建設。一個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領導者的正確決策,要加強企業自身的文化體制建設,關愛企業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性機制,企業員工是一個企業成長的細胞和鮮血。
各方合力積極合作應對移動互聯網的安全挑戰
黨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要發展新型文化產業,并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個個角落,它也正在為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新機遇,而未來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應用軟件的安全也將成為日益嚴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政府、通信運營商、安全廠商、應用平臺、手機廠商、開發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應加快立法,完善相關制度,強化監管,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填補國內移動互聯網法律空白。(文/楊曉春)
(本文作者:楊曉春,媒體人、著名品牌策劃人、華聲辣評人,“衣+暖”愛心行動發起人。現為楊曉春工作室(策略機構)創始人、陜西廣播電視臺《品牌故事》品牌總監、北京安農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品牌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及國內多家協會機構、企業公司品牌總監、高級顧問)
推薦閱讀
柳傳志的思想精髓是什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31206/29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