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處在右上角的“第一象限”位置的企業綜合實力最高,“第二象限”的企業暫時還沒有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但具有較高的“優勢指數”,預示未來有發展前景;“第四象限”的企業雖然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但不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前途堪憂;“第三象限”則是既沒有在市場占有優勢,又不代表未來發展方向,屬于淘汰之列。
優勢企業的特點
記者:如果展開來看,優勢企業與其它企業有哪些不同?
季獻忠:如同生物物種的優勢要素一樣,“優勢企業”必須是代表行業、技術或未來市場發展的方向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卻絕對不是太過超前的企業。因此,前瞻性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是相對性。優勢(Dominant)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和時間段內,優勢企業在某個或幾個方面比他們的同行具有一定的支配、領導的地位,代表了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其它企業可能在另一些方面比自己具有一定的優勢。
第三是動態性。企業如果沒有持續努力保持既有的優勢,則有可能會被其它企業所超越,也就喪失了繼續保持優勢的地位。同理,企業可以通過努力提升自己處于弱勢的方面,爭取成為一個具備全面優勢的企業,也就是“系統性優勢”,則在行業內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領軍企業。
成為領軍企業的“優勢企業”必須給自己確定長期處于優勢地位的目標,“逼迫”自己研究未來發展趨勢,防止競爭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出現。因為,每一次的技術或商業革命都是優勢標準的重新定義,如果不能順勢而為,則就發現不了自己是否處于優勢地位,從而喪失在新的標準定義下的優勢地位。
第四是成長性。優勢企業通暢具備高度的成長性,是值得資本、資源企業投資的對象。助力優勢企業將會進一步優化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從而優化一個地區、一個行業,甚至整個經濟的生態環境,避免讓那些不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企業借助行業資源或壟斷地位來打壓優勢企業的成長。
第五是需求性。這個看起來非常直白,但必須也要指出來。因為,優勢企業未必一直處于強勢地位,某些時候可能還是出在“弱勢”地位。他們往往在資本、人才、渠道和品牌推廣方面具有明確的、顯著的需求,希望借助這些資源來快速打開成長通道。明確優勢企業的“需求性”,了解他們的具體需求,才能為優勢企業提供更好的資源和成長環境!
提出“優勢企業”概念的意義
記者:為什么要提出“優勢企業”的概念?這對企業有什么實際意義嗎?
推薦閱讀
壟斷已久的中國搜索市場因360搜索的加入變得異常熱鬧。8月28日晚間,百度與360搜索業務展開攻堅戰,360部分搜索內容被跳轉至百度首頁,而百度部分服務在360搜索中被帶至網頁快照。對此,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表示,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季獻忠:讓“優勢企業”優化整個經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913/8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