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12日,本報率先報道了《史玉柱時隔逾8個月再次增持民生銀行H股》,該報道引起財經界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對于史玉柱的增持行為本身以及其借金融衍生品與國際投行“對賭”的風險性展開激辯。而最新數據也顯示,國際投行也態度分化,分別站在了對民生銀行H股做多和做空兩個陣營中。
熱心公益的史玉柱因身體原因不得不在青藏高原做了一回逃兵,但在H股是市場,史玉柱則成為民生銀行H股增持急先鋒。然而6月份以來,港股市場上的國際投行則態度分化:摩根斯坦利大舉減持,摩根大通和花旗則選擇增持。
港交所延時數據顯示,從6月4日至6月8日,史玉柱已經多次增持民生銀行H股并同時買入同等數量淡倉(金融衍生品),其H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96%%;其A+H合計持股為11.5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4.05%。摩根斯坦利6月13日進行了兩筆交易,一筆減持1.09億股和另一筆增持7356萬股。
史玉柱持續溫和增持
與去年暴風疾雨的增持方式不同,本輪史玉柱增持H股顯得更為從容不迫,也更有計劃。
港交所延時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8日,史玉柱再次出手增持民生銀行,其增持股份數量為1320萬股,合計持有民生銀行H股3.445億股,占已發行H股的比例為5.96%。
此前的6月4日和6月5日,史玉柱連續兩日買入民生銀行H股,合計數量2440萬股,而這距離其上一次增持民生銀行H股(2011年9月底)已經超過了8個月。此外,史玉柱還玩起了金融衍生品他同時買入了同等數量的民生銀行的淡倉,該項淡倉類似于與投行對賭,風險巨大但可大幅降低買入股票的成本。
史玉柱在其6月7日發布的微博中表示,“香港的投行金融產品很豐富。比如,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入某股票或認股權(好倉)時,同時向投行承諾:三年后的今天,如果股價低于現在股價的50%,投資者就向投行支付金額=現在股價的50%3年后的股價 ,該行為(淡倉)可大幅降低買入股票的成本。金融產品風險巨大,除非你對該股票十分了解,有十足信心。”將上述微博內容結合史玉柱本次好倉、淡倉同時買入的行動就可以大致猜測:史玉柱一方面買入好倉實現增持,另一方面買入類似于與投行對賭的淡倉,只要民生銀行三年后的股價不出現腰斬,就可以大幅降低其買入的成本。
民生銀行一季報顯示,史玉柱旗下的健特生命持有8.056億股民生銀行A股,由此可以大致計算,史玉柱合計持有民生銀行A+H股共計11.5億股股權,占民生銀行總股本4.05%。
有媒體報道稱,史玉柱增持民生銀行或不是為了套利,而可能是一方面希望在民生銀行未來的經營決策中握有更大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或與民生銀行達成了股票下跌后的補償協議。
但史玉柱目前合計持股量仍低于新希望和中國人壽,前兩者的A+H總持股量均分別超過13億股,史玉柱若想擴大話語權,更改股東排名坐席,大致還要買入近2億股A股或H股。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民生銀行A股或H股的價格相差不大,大致均超過6.1元人民幣,即使考慮H股淡倉能降低一定成本,但由于史玉柱已經表態淡倉不超過好倉5%的總量控制(淡倉)以及持續增持帶來的股價上行可能,史玉柱后續的增持成本也在每股6元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近2億股的股權至少要10-12億元人民幣來對應。
此外,“史玉柱或與民生銀行達成了股票下跌后的補償協議”這一說法也不太可能成立,因為這明顯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即使協議存在,恐怕也是不合法應該自始無效的。
史玉柱去年8、9月份曾經32次增持民生銀行H股,其中8月份10次,9月份22次。與其在A股原本就持有1.46億股份不同,史玉柱在H股算是白手起家,32次增持之后共持有3.07億股,斥資約18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4.6億元。
目前,去年增持的這逾3億股H股的市值(按照昨日收盤價計算)約合23億港元,史玉柱賬面浮盈5億港元,收益率達27.78%。
摩根斯坦利大舉減持
雖然史玉柱并未揭曉與其對賭的國際投行是誰,但近期國際投行對于民生銀行H股的態度已經出現明顯分化。空方陣營以摩根斯坦利為首,而多方則包括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
港交所昨日最新披露的延時數據顯示,摩根斯坦利6月13日進行了兩筆交易,一筆為減持,股權數量為1.09億股,減持股權的同時還減持了同等數量的淡倉;另一筆為增持,數量為7356萬股。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摩根斯坦利尚持有民生銀行H股4.37億股,而目前僅剩余3.3億股,半個月合計減持逾1億股。
此外,黑石上月底持有民生銀行H股4.68億股,占比8.1%,如今則降至4.38億股,占比7.58%。
而近階段原本在民生銀行H股方面鮮有大動作的摩根大通6月8日以7.09港元/股的價格增持了1225萬股民生銀行,其持股占H股的比例也一舉突破5%,達到5.1%,合計持股2.95億股。
花旗集團5月底持有民生銀行H股3.16億股,占比為5.98%,截至6月12日,其持股總量達到4.03億股,占比為6.98%。
真正的較量在三年后
雖然“賭局”已經設立,國際投行也似乎開始演練,但其是真正的較量還是在三年后。
對于國際投行而言,做空是其駕輕就熟的操作手法。而且,其聯手“圍獵”的案例也并不少見。
從2011年至今,美國銀行、高盛等國際投行低買高賣,包括中行、工行、農行和建行在內的多家中資銀行頻頻被投行做空高盛套現價值25億美元的工行股票,其H股持有比例從9.4%降至4.99%。建行去年也頻被戰略投資者減持:2011年11月14日,美國銀行出售其所持約104億股建設銀行H股,獲稅后利潤18億美元補充資本金。花旗集團在今年3月份一次性清空了所持浦發銀行股份,套現了42億元人民幣。
雖然史玉柱為淡倉控制了總量“淡倉總量,我們會控制在好倉及持股總量的1/20以內。風險不大,即使股價跌掉2/3,淡倉造成的損失,也不到現在持股市值的1%。我們專業團隊很重視風險測算,我也不想這么快第三次創業”。
但必須指出的是,一旦對賭協議引來了國際投行腰斬民生銀行H股股價的野心,并付諸實施,史玉柱損失的可并不僅僅是對賭協議約定的金額,還要考慮其持股市值的蒸發。
史玉柱一直在強調增持民生,非投機性買賣,屬長線戰略性投資。三年內的股價漲跌與其關系不大。也就是說,其三年內不可能大舉減持。那么按照其三年后持有4億股民生銀行H股估算,如果民生銀行股價被腰斬,其每股至少損失3.5港元,總市值損失14億元港幣。14億元港幣對于被劉永好稱為“有錢”的史玉柱來說,雖然不至于第三次創業,卻還是很大的損失。
推薦閱讀
【TechWeb報道】今年的6月18日在電商行業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頭頂京東商城的店慶,眾電商大佬集體送份大蛋糕。鑒于此,6月已經成為B2C一個具有標志性的狂歡月。 就像去年的雙11,電商大佬們也準備搭個6.18的順風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史玉柱持續增持民生銀行H股 大摩成大空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19/6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