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在做應急管理和電子商務這幾年讓我意識到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決策速度。
也許你要問:決策的質量是否重要呢?毫無疑問。可如果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討論來得到最優的決策,在執行決策時發現機會已不再,并時過境遷,那么,這種高質量的決策又有何作用呢?這,也正是傳統決策的弊端。
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是信息量更大傳播更快,信息傳播方式和渠道更多,競爭更激烈,產品更新換代更頻繁,顧客個性化需求更強。市場瞬息萬變,我們每天面臨更多的決策和機會。
傳統的決策科學的運用過程為:搜集原始數據,進行過濾和分析,確定決策目標和約束,建立決策優化模型并求解,用得到的結果去支持決策。而這個決策機制基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即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這一切。但往往這個假設是極為奢侈的。
我以前給航空公司研發的實時運營控制系統就是典型的例子。當一個航班被取消時可以有多種方案去解決,比如說調換飛機、修改航班、將顧客分配到其它的航班去等。可若決策緩慢則很多機會都不在,比如本來可以調換飛機的,可由于拖的時間太長本來可用的飛機已經起飛了。
我們當時在設計系統時把決策速度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將決策過程簡化,做大量的數據預處理和預案,用近似的方法求解(限制在幾十秒內)而不要求最優,提供多種方案供比較。所有這些使得我們的系統超越了其他的競爭對手而得到了客戶的認可,成為業界的標準。
回到電子商務行業,雖然大多數并不需要實時決策,但時間的緊迫感,甚至很多比較戰略的決策要很快做出。因為好的商務模式很快就會被復制,有規模、有實力、有系統開發能力、有基本商業模塊的企業的進入會讓一個好的想法馬上社會化,而使得你的創意價值大減。下面舉兩個快速決策讓我們受益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三年前我們受一個美國商務模式的啟發,每天推出一個深度折扣的商品,吸引了大批的顧客每天來看,黏性極強。我和搭檔劉峻嶺在上班的路上做出了決策,馬上召集相關部門開會,迅速開發、組貨、設計市場推廣方案,當晚上線“每日一款”,成為1號店的招牌。
原文詳情:《1號店董事長于剛:決策速度比質量更重要》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湯姆)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AMD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馬克佩特馬斯特(Mark Papermaster)日前透露,AMD芯片制造工藝在2013年將迎來重大變化,或將從現有的SOI制造工藝切換到28nm>>>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1號店董事長于剛:決策比質量更重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18/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