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在用友24年的時間里邊,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三次決策分別是什么?
王文京:第一次最重要的決策一定是創業那一次,當時我們是2個人。原來在國家機關里當政府官員,決定要到中關村辦一家科技企業,這是很大的一個改變。那個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從農村走到城市,改革氛圍很濃烈,對我們內心有很大的吸引。而政策也鼓勵專業人員到中關村這邊來創辦新模式的科技企業。
第二個比較重要的決策,應該說是我們從財務軟件往整體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轉型。我們感覺到,這是客戶的需求,這是市場的發展。我們必須要這么做,如果不做沒有未來。
我記得1996年左右,有一次到南方,到廣東東莞出差,跟我當地的代理商去交談。當地代理商跟我講,原來我們的財務軟件在東莞賣得很好,但是在東莞他們就出現了一個情況,財務軟件越來越難賣,因為客戶要的是ERP系統,要一個更全面的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光有財務不能解決生產,不能解決人力資源,不能解決供應鏈的問題,那不行,我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很震驚。
盡管我們當時財務仍然很好,很掙錢,成長的很好,但我們覺得如果要有未來的話,就必須轉。我們花了幾年的時間,一直到2002年,我們實現了在中國ERP市場的第一,超越了SAP,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第一。
我們回過來看,當時我們一塊做財務軟件的,有的就沒有轉,還有抱著財務軟件發展,或者說有的也想轉,但是沒轉成功。最后這幾家企業今天都不見了,有的被我們收購了。
第三次是我們正在執行的,往云服務的轉型。這個轉型不是因為云計算提出后才有的。我們在幾年前,就開始在移動在線服務上探索,在發展,當然云計算成為產業更大的浪潮之后,更堅定和加速了我們的轉型。
這次轉型表明,我們要從企業的解決方案向企業應用服務平臺上轉。通過云服務的方式,來為我們的政府和企業客戶服務。這次是一個巨大的轉型,而且這次轉型不光是涉及到產品技術和產品結構體系,還涉及到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的改變,但是我們已經感受到,這是已經在發生的事實,所以必須要加緊轉。
《21世紀》:在軟件行業,在國內也好或者放眼全球來看,最大的挑戰者誰,最值得學習的又是誰?
王文京:我的體會是,真的挑戰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你自己。你是不是能夠挑戰自我,該去突破的時候能夠去突破。
我覺得很多企業都值得用友來學習,無論之前的IBM,還是國內華為、聯想等企業,還是現在這個互聯網一代崛起的企業,像Google,Facebook,還有蘋果,討論最多的最熱的是蘋果,還有我們國內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公司,我們覺得很值得用友來學習,特別是現在互聯網時代一批成功的企業,我覺得更值得我們在轉型上來學習。
《21世紀》:20多年創業歷程中間,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文京:最大的感受,我覺得做企業還是挺有意義的,也挺有意思的。所謂挺有意義,其實做企業確實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它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一個就是你對客戶、對產業,也包括對員工、對商業伙伴,也包括對投資者、對股東,也包括對你所在的社區。因為現在經濟生活,在整個社會生活里面是一個基礎的部分,經濟社會的單元,它的細胞就是企業,能夠成功地去創辦和發展一家企業,對整個經濟、對整個社會,我覺得都是很好的貢獻,也是很好的參與。
做企業,有的時候你會覺得有一些挑戰,會有一些壓力,或者也會覺得有一些疲勞,但是我們感到有很大的社會價值,有很大的意義。就剛才我講的商業本質問題,商業為什么歷經幾百年,現在仍然這么昌盛,因為從本質上來講,企業用商業方式在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這是第一點,也是我最重要的個人感受。
第二個感受,做企業也很有意思,這在于,你在做企業和發展企業的過程,你去擁有夢想,然后去追逐夢想,去實現夢想。有很多方面,自己可以去構想,按照這樣一個構想,你可以去實踐,然后去實現,我覺得這個過程很有意思。當然在這個過程里邊,還有很多創造,無論是產品、服務方面還是別的方面,我覺得也是很有意思的。
《21世紀》點評華人經濟領袖王文京
追夢者王文京:用心編寫創富程序,友善告誡創業得失,他是時代選擇的知識英雄,他知道,知識背后是枯燥,未來是幸福。
推薦閱讀
網易科技訊 6月12日消息,盛大游戲CEO譚群釗在分析師會議上透露,下半年將對旗下老牌網游《傳奇》進行最大規模的一次引擎更新,這可能在短期內使該產品的付費率下降。 《傳奇》我們已經運營了十一年,每年每個季度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王文京:做企業是有意義和有意思的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13/6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