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訊CEO張海軍�?嵊嵐﹫D
TechWeb編輯推薦:上個月,酷訊宣布與攜程合作。這是在線旅游服務行業老大攜程首次將產品信息向旅游搜索引擎開放。
上周,酷訊CEO張海軍向本報記者解讀了結盟攜程背后的戰略路徑,同時也首次揭開酷訊被TripAdvisor收購始末,但對收購價格依舊守口如瓶。
經歷過中途轉型和創始人離開這兩大互聯網行業魔咒的酷訊旅游網,正在張海軍的帶領下迎來第二春。
■創業
火車票里掘出金
追溯酷訊的過往,一切還是從酷訊在2006年春運期間掀起的關于火車票的熱潮說起。
幾個年輕的工程師——曾在奇虎360從事生活搜索業務的張海軍和他來自微軟、英特爾、百度等IT企業的幾個朋友,偶然間搗騰出了火車票轉讓信息搜索這個玩意兒,他們的命運從此改變。
2006年1月隨著酷訊的正式上線,火車票轉讓做得風生水起。很快,200萬美元風險投資聞風而來。2006年3月,北京酷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初,另一筆1000萬美元的投資接踵而至。
“我們都是一群不安分的人,也許是無知者無畏吧,當時我們都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去改變人們的生活。”張海軍說,風投的青睞讓所有人內心膨脹,短短一年時間,酷訊的搜索業務線就從最初的火車票搜索,延伸到餐飲、房產、招聘、購物、汽車等十幾個領域,隨之公司規模也擴張到200多人,而現在酷訊的員工規模也不過200人左右。
然而,無處不包的生活搜索始終缺少一個有效的盈利模式,巨大的流量無法變現成為酷訊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張海軍用“內憂外患”一詞刻畫2007年底2008年初的情景:內部,風投的錢燒光殆盡,不堪重負的酷訊大幅裁員,而創始人陳華、吳世春也因理念不合相繼離開;外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投資市場蕭條,酷訊被業界一致看衰。
■轉型
破釜沉舟做旅游
即便如此,張海軍還是選擇留了下來,并作出了轉型的決定。“互聯網公司的兩大魔咒——中途轉型和創始人離開,全部讓酷訊碰上了。”張海軍說,好在大多數一起創業的核心人員都還在,雖然當時沒人知道第二個春天何時會來。
2008年5月,酷訊決定放棄生活搜索業務,聚焦在線旅游領域,這意味著它要以決絕的姿態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新領域。
做出這個破釜沉舟的決定,已經是2008年的5月份。“其實,對于轉型,董事會成員普遍持質疑態度,但經營團隊對轉型的態度非常堅定。”張海軍稱。對于酷訊的轉型,業界和媒體當時也是一致不看好。面對質疑,“我的應對方式就是不回應、不辯解,個中滋味說不出來。”
“現在看,我們轉型的方向是正確的。”張海軍說,對一群空有技術對其他任何領域都不精通的人來說,選擇細分市場的依據是他們天生的嚴密論證。“我們借鑒田忌賽馬的典故,唯有在在線旅游領域,酷訊可能面對的競爭對手都不算很強,除了攜程是OTA(在線旅游服務商)的寡頭外,不管是社區、點評還是搜索,還沒有明顯的寡頭,而酷訊選擇了老本行——做旅游搜索。那時,去哪兒網名氣遠不如現在。而且對比其它行業,旅游行業成長速度最快,是中國未來最具潛力的行業之一。”
■出嫁
天上掉下金龜婿
從決定轉型到2009年嫁給TripAdvisor(簡稱TA,主要業務為酒店點評和旅游社區,是全球最大在線旅游媒體Expediad的子公司)這位金龜婿前,張海軍的團隊都在埋頭苦干。“我們把一半的精力放在產品和技術上,一半的精力放在建立商業模式上。”
張海軍團隊每個月走訪數十家旅游商家已是家常便飯,逐漸地也培養起了搜索結果點擊付費和網站邊欄廣告付費兩種主要盈利模式。
一路跌跌撞撞,酷訊終于在2009年年中實現了公司整體盈利;此時,酷訊也已不知不覺躋身中國在線旅游行業的前列。
“說來難以置信,有一天TA方面忽然跟我聯系上,說要來酷訊參觀交流,沒想到TA方臨走時竟留下希望收購酷訊的信息。”張海軍感慨萬千。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TA順利完成對酷訊的全資并購,從此,酷訊成為TA中國的主要業務板塊之一。
“在當時看,酷訊被全球NO.1的在線旅游公司收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如今張海軍也坦言,回頭看,TA的收購絕對是“抄底”。相傳,當時收購金額為1200萬美元,但張海軍至今守口如瓶,“我只能說,外界的猜測都是錯的”。
原文詳情:《酷訊CEO:對所有合作伙伴一視同仁》
推薦閱讀
【TechWeb報道】 6月11日消息, 當電子商務在中國遇到泡沫后,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B2C網站都想轉型成平臺化經營。 樂淘畢勝認為,長尾理論并不適合實物電子商務。在中國,平臺型電商除了淘寶,天貓,京東,卓越,當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酷訊CEO:對所有合作伙伴一視同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13/6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