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們,那一夜可能無人入眠。
打擾他們清夢的,正是李彥宏在2012年百度聯盟峰會上的觀點:移動互聯網時代以為有了足夠用戶就能做大、就能掙很多錢的想法“很像酒駕,豪車美女,雨大路滑,車速開到180邁,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很刺激,但是很危險”,如果不想重蹈2000年前后互聯網泡沫的覆轍,就應該盡早考慮商業模式。
移動熱潮下 何為“真話”
去年聯盟峰會上,李彥宏奉勸創業者埋頭苦干,“鬧中取靜”,一年以來,市場發生不小變化,資本寒冬尚未過去,移動互聯網卻已春潮奔涌,創業熱情絲毫沒有被削減的勢頭。
“Robin(李彥宏英文名)在這個時候指出不要誤以為有方向、有流量就能賺錢,必須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對我來說也是當頭棒喝。” CBSi中國總裁王路稱。
如今擺在創業者眼前的,確實是十分誘人的移動互聯網前景。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3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用戶數達到1.35億。今年4月,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移動互聯網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曾表示,這有望提振投資者對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信心,創業及投資或將出現爆發式增長。
然而,高期待背后的現實是,無論互聯網企業、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因商業模式輪廓模糊,而不知如何下嘴啃食這塊蛋糕。2012年一季度,受整個互聯網資本寒冬影響,國內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案例不足10起,相比2011年全年的近60起有較大幅度下滑。
“在PC互聯網時代,廣告、游戲、還有電子商務等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李彥宏明確指出。5月底,互聯網女皇的D10報告也表示,移動廣告的發展無法匹配移動媒體消費的水平,很多指標都可以體現移動互聯網消費和移動互聯網商業化之間的差距。
“相信在大多數情況下,真話比好話更有價值”。李彥宏的話直白而坦然。
紛擾喧囂中 誰來說真話
“‘說真話比說好話更有價值’,這是真正的良藥苦口。”天極傳媒副總裁祁爭暉有感而發。互聯網產業變局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來說真話,什么樣的人才能說出真話,從“鬧中取靜”到“豪車酒駕”,李彥宏冷靜直言的風格一貫如一,細細看來,緣由有三。
一是經驗之談。如今全球的互聯網廣告700多億美元里面,至少有450億美元是搜索模式貢獻的,但是,2002年以后,搜索才慢慢變成互聯網主流的商業模式。“1999年、2000年時PC互聯網出現了一次瘋狂的泡沫,什么錢都賺不到,但很容易拿到風險投資,很容易上市。后來泡沫破了,主要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李彥宏稱。只有見證殘酷現實洗禮的人才能靜下心來思索發展之道。
二是對技術和商業的透徹理解。“不是只要技術最牛就一定能產出最大的影響力,技術和商業必須結合,必須得到市場認可”,在美國六年的工作經歷對李彥宏影響很深。1999年,李彥宏撰寫的《硅谷商戰》講述美國硅谷高科技企業間的現代商戰。“《硅谷商戰》里對商業邏輯,商業之間的競爭分析得很到位”,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曾評價,“在我遇到的企業家中,李彥宏是少見的把技術、產品、管理還有商業模式都理解得很透徹的人。”
三是扎得夠深。2003年,李彥宏發現,中國與美國相比,互聯網內容量太小,根本無內容可供搜索。于是推出了百度貼吧,讓用戶創造內容,比web 2.0 概念的提出整整提前一年有余。“第一你要專注,第二真把它扎下去,扎深。沒有人能夠比你看得更深刻,這樣你才有創新,別人沒有看到的你看出來了,別人沒有想到的你已經做出來了。”李彥宏稱CEO必須是自己產品瘋狂的用戶,這一點,他是絕對標準的樣板。
站在“云端” 未來蓄勢待發
塞繆爾·約翰遜說:“最明亮的火焰往往由最意外的火花點燃。” 2009年李彥宏提出“框計算”概念之初,人們或許曾經意外甚至迷惑。但在今天,隨著包括 Google、Yandex、Naver等在內的多家國外知名搜索引擎紛紛推出“框計算”色彩濃厚的產品與服務,并在市場上廣獲好評時,人們才開始真正意識到李彥宏的這一前瞻性洞見把握住了網民對搜索引擎最終極的想象和要求,也是對未來智能搜索引擎發展的先行探索。
在去年的聯盟峰會上,李彥宏指出互聯網未來的三大機會,包括讀圖時代、中間頁和應用為王。時隔一年,從Instagram一夜十億美元的身價,到國內網頁游戲IPO動作頻頻,再到中間頁網站的亮眼表現,“三大機會均應驗,Robin是站在自己主業角度看問題,深刻高遠。”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副主任高澤龍稱。
“我覺得在互聯網方面,李彥宏就是能看到無限遠。”問閱堂CEO蔡鵬程曾在2011年百度世界大會后,這樣評價這個被稱為“站在云端看互聯網的人”。
回顧今年的峰會,再來說李彥宏站在互聯網的“云端”,無疑又有了一層新的含義。李彥宏稱移動互聯網將來要想很好地發展,必須依靠云計算。在李彥宏看來,移動終端計算能力的不足將被云計算所彌補,企業大型云平臺的建設也有益于互聯網整體生態發展,而“搜索天生就是云計算”,百度會把它做一些改裝,做成通用化的平臺,讓平臺上的開發者們可以更容易地開發應用。
實際上,百度的云策略也并非憑空爆出,去年百度首頁經歷十年來第一次改版,推出“不搜即得”的概念,實際上就是為第三方開發的應用產品提供平臺,使用百度搜索的網民用戶直接就可以在百度上閱讀電子書、觀看視頻或者玩游戲。而再往前看兩年,李彥宏展現給網民的數據開放平臺和應用開放平臺,走過了一條從“即搜即得”到“即搜即用”的道路,也成為實現“不搜即得”的基礎。
而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云端”的過程,似乎也正暗合著李彥宏關于“擁抱和拓展”的發展思路——“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企業家都要根據自己實際狀況,腳踏實地、做核心業務。立足自己現有的業務,立足自己的理想去擁抱、去拓展。”
推薦閱讀
【TechWeb報道】6月8日消息,阿里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今日表示,阿里反腐的核心事實就在于資源分配的不均衡。 邵曉鋒表示,阿里重點和下一步著重要去做的是要推進資源市場化、透明化、公正化,從強化市場機制的基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站在互聯網“云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10/6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