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高級副總裁兼軟件及系統集團總經理 史蒂夫·米爾斯(Steve Mills)
TechWeb編輯推薦: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建緣 在見到史蒂夫·米爾斯(Steve Mills)之前,我們很難想象過去的30小時內,他已經馬不停蹄地跨越數個時區會見客戶和他的數千名校園粉絲。多數已經達到他這個年齡和職位的科技公司高管都不再頻繁地安排這樣的旅行,但這個60歲胖老頭把自己的日程表安排得很滿。相比在辦公室花上幾小時,他更愿意到全球各地與客戶和未來的技術天才們近距離接觸。
作為IBM公司高級副總裁兼軟件及系統集團總經理,在過去20年里,史蒂夫。米爾斯一手創造了IBM軟件業務部門,目前該業務仍是IBM投資幅度最大的部門,總體營收達到250億美金,占IBM總體利潤的45%。
在過去30多年的職業生涯當中,史蒂夫積累了這樣的經驗——客戶需要什么,你就應該提供什么,客戶需要怎樣提供,你就應該讓客戶感到方便。
2010年,IBM在組織架構上做了重大調整,將軟件和硬件同時置于Steve Mills管理之下,史蒂夫負責領導跨越開發、制造、銷售、市場及專業支持等領域。
把軟件和硬件結合在一起,并不是史蒂夫兩年前剛剛開始做的事情,“我這一輩子一直就在做這一件事情。”他說,“因為軟件要想起到作用的話,一定是在硬件平臺上進行運行的,而硬件要是離開軟件也沒有什么意義,我們考慮客戶需要什么,他們需要把軟件結合在一起,我們要做。他們需要軟件和硬件產品結合在一起,我們也要做。”
激勵IBM銷售人員去幫助客戶實現更大價值的想法成為IBM的價值觀,這是一種“英雄心理”,作為一名策劃師和靈魂人物,史蒂夫必須讓手下人保持這種“英雄心理”——將企業客戶的業務與科技的結合。
“我要做的一大工作就是不停加強銷售團隊的力量,并且為他們進行賦能,讓他們把我們的專業知識帶到客戶那里去,這個我們認為是我們業務成功的關鍵,因為邏輯就是這樣的,只有我們幫助客戶取得成功,客戶才會花更多的錢在IBM上。”他說。
史蒂夫是分析客戶潛在需求的高手,他善于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策略。他要求自己的銷售團隊必須有耐心。“我們不可能走到客戶那里說,你需要把我們的產品組合在一起的,你只有這樣一種選擇。如果客戶需要一個整體解決方案的話,那我們就整體賣。但有的時候企業也需要單一的、某一個方面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我們也就把它分開。”他說。
有時,IBM必須將客戶視作國王,讓他們感覺自己強大并愿意通過購買行使這一權力。有時,IBM也教育他們,如何在那些聲名卓著的行業建立自己的權威。
對史蒂夫來說,銷售IBM的產品和服務就像開車換檔。如何轉換都看變速器的需要。“我們面臨的挑戰和我們以往多年面臨的挑戰沒有太大的變化,客戶只要提出技術需求,我們就要相應的適應并且滿足,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他說。
史蒂夫的父母都是教師,沒有任何商業經驗,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從紐約聯合大學畢業時史蒂夫并不確定自己能做什么,如今這個英國人的后裔領導著大約11萬IBM員工,其工作涉及開發、制造、銷售、市場和專業支持等眾多領域。每年為公司帶來高達400億美元營收。
在和浙江大學的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時史蒂夫說,“勤奮和不斷學習,我認為這是長期成功的必備條件。”事實上,在過去38年中,史蒂夫一直努力嘗試不同的業務和技術模式。
在史蒂夫的推動下,十年前IBM開始把全球的3900臺服務器整合到30臺運行Linux操作系統的System Z大型主機上,消減了80%的能耗和85%的機房空間,16500平方英尺。數據中心從1997年的155個減少到現在的7個,31個局域網整合為一個,15000個應用系統整合為 4700個。通過優化IT基礎設施,過去5年IBM節省的運營成本高達41億美元。
從2008年開始,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不僅僅是一個營銷口號,IBM決定使用“智慧地球”這一說法來推動世界更加的“智能化”。
當競爭對手們在開始向高附加值的IT服務轉型時,IBM的策略卻恰恰相反——“技術不僅僅是iPad、iPhone,更是人、社會、組織、企業的洞察力。”——IBM將不再只是銷售技術和提供技術服務,而是要利用其豐富的專家資源(數萬名軟件專家、一萬多行業專家以及其他眾多人員),幫助企業和政府部門重新考慮和開展業務,甚至幫助它們做決策。這些業務從氣候、能源到金融、保險到教育和醫療,可以無所不包。
隨著新的商業技術逐漸問世,IBM成為大型IT企業中估值最高的,預期市盈率達14倍。但IBM的龐大規模將令其未來增長比以往更具挑戰,競爭也將更為激烈。微軟、ORACLE、惠普,每一家大型高技術企業都競相投入軟件和服務供應領域。移動終端和互聯網的應用,則使這樣的競爭更加新鮮和復雜。
2010年,IBM進行了業務集團機構性調整,史蒂夫開始擔任軟件及系統兩大集團的總經理。領導著大約11萬IBM員工,工作涉及開發、制造、銷售、市場和專業支持等眾多領域。按照IBM未來五年的戰略路線圖,到2015年IBM軟件的利潤率會占到總體利潤的50%,未來三年,對于IBM軟件及系統(硬件)部門所負的使命,史蒂夫并不抱有僥幸。
即使IBM的轉型已經開始推進,許多業務模式仍需要調整。從現在到2015年,首先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增強我們現有的產品組合,史蒂夫要求每個產品部門都要找到主攻的方向,然后根據這個主攻方向不斷改進已有的產品組合,比如說交易流程、數據管理、業務分析、電子商務協作、開發工具、系統管理等各個軟件類別。
2011年2月17日,IBM推出的超級電腦“沃森”(Watson)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智力競猜電視節目《危險邊緣》中擊敗該節目歷史上兩位最成功的選手。今年下半年沃森(Watson)的第一個商用版本就會推出,它的客戶美國醫療保險的保險公司Wellpoint將通過沃森分析病例來進行診斷,然后幫助這個保險公司進行支付。
推薦閱讀
微軟亞太研發主席:張亞勤(TechWeb配圖) 【搜狐IT消息】6月6日消息,上個月,聯想集團推出智能電視,成為全球首家推出智能電視的IT廠商。此前,多家傳統廠商也陸續推出了智能電視。微軟亞太研發主席張亞勤近日在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史蒂夫·米爾斯:計算新紀元正來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06/6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