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收入為212億元人民幣(流水含平臺269億)。毛利率為5.5%、配送費占6.6%、廣告占2.3%、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凈虧損5%左右、應付賬期天數38、存貨周轉35天”。
這是京東公開披露的2011年銷售數據。
今天,新浪科技援引了消息人士批露京東商城正在低調推進IPO的消息,這些官方數據才得以首次露面。對這一事件本身的過多解讀純屬八卦,但是這些運營數據,卻是相當值得玩味。
品類擴張的是與非
此前京東商城曾批露其包括平臺業務在內的百貨銷售額為52.4億元,其中,自營和平臺各占一半。那么,京東的非百貨業務收入約為180億元。其中,包括IT數碼、通訊、家電在內的大3C應該占據絕對主體。
3C其實還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IT數碼跟家電不論線上線下都不可一概而論。特別是對電子商務而言,大、小家電的配送還隔著一條鴻溝。
零售企業,與上游供應商的博弈體現為毛利率,與下游用戶的聯系體現為消費體驗,其自身的經營最終反映到財務上體現為運營成本。而這三個C,對應的每一項都“個性分明”。
宏圖三胞:數碼IT連鎖零售,2011年實現收入110億,同比增長20%。毛利率7.75%,凈利率1.6%。渠道成本6.15%(包含所得稅)。老劉曾感慨,當年要不是果斷放棄線下業務,現如今頂多就是個宏圖三胞!
蘇寧電器:綜合家電連鎖零售,2011年收入939億,同比增長24%。其中,手機數碼IT產品累積銷量266億,同比增長39%,毛利9.8%。黑電銷量188億,同比增長20%,毛利20.7%。白小家電銷量296億元,同比增長18%,毛利率22.1%。蘇寧電器凈利潤5.2%,渠道成本12.2%。
京東商城以線上宏圖三胞的形態起步,過去幾年完成了向蘇寧電器形態的轉變。而現在,京東與蘇寧并肩向“線上沃爾瑪”邁進。
京東商城收入的具體構成我們暫時還無從得知,消息人士透露,京東商城的收入仍以數碼IT類產品為主。對比宏圖三胞和蘇寧電器我們不難發現,這類產品本身就是低毛利商品。京東商城的該類商品毛利應該不到5%,而且提升空間有限。
在數碼IT領域,京東商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在黑白家電行業,京東仍然只是一個小角色。
往前看,這給京東的未來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但往后看,這一方面說明京東的“綜合家電化”策略并非成功,另一方面更說明了,此類產品線上化不容易。
數碼IT類的產品雖然高精尖,但零售卻是“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錢”。黑白家電的產品雖然“傻大粗黑”,但家電零售卻是不折不扣的盈利至高點。京東還在山腳下。
京東的百貨和平臺業務是另外一出故事。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京東的圖書業務去年實現了十億左右的銷售額。上線第二年就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嘆為觀止。京東用只占自己收入5%的業務,把當當打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一招,快準狠。不論是戰略戰術,還是操作執行,都可謂經典。
自建物流的成與敗
京東的渠道成本目前為10.4%,其中物流費用為6.6%(新浪公布的內容為“配送費6.6%” ,該處應該是包括配送和倉儲在內的全部物流費用:5.5%的毛利-2.3%的廣告費用-1.5%的研發管理費用-負5%的凈利率=6.6%的物流費用)。直觀的解讀,對比當當、唯品會和其他歐美電商,或許會認為京東的物流費用控制得很好。
但事實上,這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對同一企業而言,非大件商品每單的物流成本相差不會太遠。但不同的行業相關較大。唯品會平均一單的物流成本超過30元,當當網平均每單的物流成本為15元。在每單物流成本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客單價是物流費用里最大的變量。
過去,京東聚焦的數碼IT產品多為高單價產品,相應攤薄了京東的物流費用。隨著京東圖書百貨銷量占比的提高,京東的客單價會越來越低。相應,京東的物流費用也會越來越高。
至于京東自建的配送網絡,來自京東內部的分析顯示,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京東自建物流的成本已經低于第三方物流。但在其他城市,京東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優勢。
不過,長遠來看,京東的物流戰略還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在零售行業,一種新興業態挑戰傳統業態,最有效的突破口就是低渠道成本帶來的低終端價格。京東甫一出世就鋒芒畢露�,F在,京東得向資本市場展示自己的真實斤兩了。
上市,意味著財務數據的公開,還意味著京東該為盈利算計了。
推薦閱讀
百度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峰會上演講。(TechWeb魏力/攝) 【TechWeb報道】6月1日消息,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今日在2012百度聯盟峰會表示,云計算不是 新 瓶裝 舊 酒了,已經有了新酒。百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資本市場趕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601/6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