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規模取勝的阿里巴巴,接下來要考驗更強的盈利能力。
這看上去是個所有人都滿意的局面。阿里巴巴將從大股東雅虎手中回購20%股權,代價是支付給對方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優先股。
雅虎的股東們應該感到高興—在這筆交易后,雅虎將從這筆交易獲得大約40億美元的稅后收入。聯想到雅虎不斷喪失中的市場份額,一直低迷不振的股價,以及目前群龍無首的高管層,沒有什么比它將獲得一筆實實在在的現金收入更能激勵它的投資人了。而阿里巴巴的二股東軟銀也樂得坐享其成,分享阿里巴巴估值上揚帶來的收益—2005年時阿里巴巴集團估值為25億美元,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翻了14倍。
馬云終于實現了他的愿望。他早就對7年前的那場交易耿耿于懷。兩年來,經過了幾次談判的破裂,阿里巴巴終于換來了自由—盡管此次只是回購了雅虎手中所掌握的股票的一半,但馬云及其團隊也終于得到了超過半數的投票權。對于一家公司的創始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守住自己在公司的話語權更讓他感到安慰的了,即使這將花去他高昂的代價才能從大股東手中購回那一半股份。
仔細琢磨起來,這件事也沒有看上去那么皆大歡喜。馬云在過去的一年做出了太多的重大決定,現在看上去都已取得或接近勝利。
先是把支付寶的所有權從集團轉移到自己公司名下;接著,向港交所遞交了阿里巴巴網絡公司(B2B)私有化的申請;同時,它旗下的淘寶一拆為三,商城改名為天貓。馬云的帝國在不斷膨脹,每一部分業務幾乎都在相應的領域稱王,估值不可小覷,他也依靠這種強大獲得了相應的談判能力。當然,這種強大也變相帶來了一些插曲,比如天貓的“十月圍城”之痛。
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已達到350億美元,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中,市值能排到它前面的也只有騰訊和百度。
看上去,馬云的目標邏輯很簡單,就是把旗下的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相關領域中的市場冠軍,為日后整體抑或分別拆分上市埋下伏筆。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馬云必須沒有閃失。畢竟,最近幾筆交易的現金支出規模都相當龐大,馬云不得不動用貸款及再融資等手段才能獲取變大的籌碼。而就像謝文所問的,最后用估值減去負債,集團整體上市還值不值?
阿里巴巴未來如果上市,它的盈利規模和核心競爭力將與亞馬遜等國際巨頭形成直接的競爭對比。但是,相比之下,它的力量還顯得薄弱,恐怕并沒有跟上其估值增速的步伐。
雅虎在3月份向SEC遞交的一份文件暴露了阿里巴巴集團的盈利規模—從2010年9月30日至2011年9月30日,集團實現凈利潤3.39億美元,而上一年同期僅為4226萬美元。
它旗下B2B公司業務在去年凈利潤約為2.7億美元,貢獻了多數利潤,但從前景看恐怕是集團內最沒前途的資產,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25%。而淘寶和天貓雖然交易額龐大,估值也相當高,但是中國整體的電子商務都還處于低利潤競爭的狀態。而其他的幾塊業務規模尚小,在亞馬遜的對比之下還相形見絀,比如阿里云,從服務和盈利模式上還無法與亞馬遜等肩—談及未來,阿里巴巴的技術實力及創新能力尚面臨考驗。
過去一年的幾筆交易將使阿里巴巴置于這樣的情況之中—如同一些分析師所說,缺少實質性的現金儲備,可能使阿里巴巴集團在未來喪失其在一些領域中的競爭優勢。這些擔憂讓馬云拼盡全力奪回股票的交易顯得并不那么完美。
推薦閱讀
啟明創投北京主要合伙作人童士豪(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雷建平)5月28日消息,備受期待的FacebookIPO一事已落幕,作為當前最被看好的互聯網公司,Facebook在股票市場表現卻一落千丈,上市前三個交易日下挫18%>>>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528/6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