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微軟在多個領域稱霸。它曾是最大的科技企業。人們喜歡把微軟稱為“魔鬼帝國”,這是美國里根·總統曾用過的詞語。人們稱其為“魔鬼帝國”,部分原因是微軟軟件似乎可以在任何一款電腦上運行,也因為其對威脅自己霸主地位或是進入自己領地的任何一家企業都可能采取收購舉措。
實際上,在1991年到2000年間,微軟收購了53家不同的企業,其中包括Fox軟件公司、WebTV、Hotmail、FASA交互公司、CompareNet、SenDlt以及Visio等。許多新創企業開發的特別技術都被微軟所吸收,現在,有些技術仍在被人們使用,而有些技術則漸漸淡出人們視野。
人們對微軟的帝國戰略存在爭議,每當一個競爭對手從市場起來后,微軟就會迅速地將其拿下。實際上,這種做法也是實力雄厚的企業進行創新的一種手段。比如,3M重視研發。這些企業都有出色的科技團隊,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新的創意產品。一家企業首先需要許多創新,才能成為實力雄厚的企業,如此才能享受創新帶來的成果。
在微軟收購企業的時代,市場的調整和創新步伐相對比較慢。諸如Fox軟件公司擁有大量的數據庫,但它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將數據放到一個盒子里,進行分類存儲。如今,市場調整的步伐更快,這主要是因為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蘋果iTunes商店以及安卓市場的不斷變化。
這意味著即使你面臨特定的威脅,簡單地依靠收購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前面可能還有威脅在等待著你。市場上,創新是永無窮盡的,而你也是永遠購買不完的。
我們看一下最新的例子:Facebook以數億美元收購Instagram.后者成立于2010年,但發展迅速,已成為蘋果手機最火爆的應用產品。最近,其推出了安卓版本,其用戶程序使用用戶達到了3000萬人。
Facebook收購Instagram背后的邏輯是:實辦雄厚的企業要消除自己面臨的威脅。收購后,Facebook不但擔心Instagram的發展,也不再擔心谷歌或是其它的競爭對手收購Instagram.過去微軟拿下所有潛在威脅的做法,現在已不再可靠,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已不缺少應用。許多人認為,Pinterest將是下一個被收購對象,目前,該網站每月有1000萬訪問用戶,有些品牌稱來自Pinterest的流量大于Twitter.位于蘋果iTunes商店的主要社交應用產品都由Pinteret所把持。
Facebook,作為一家年輕的企業,收購了一家更為年輕的企業Instagram,采用了微軟時代的戰略,但它的變化步伐是否與90年代相同?
Facebook需要明白一點的是,這世界變化更快了。速度正在使世界如此多變。市場上有Instagra,也有Path等許多的新創企業。對于Facebook或是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不可能拿下所有的流行產品。
現在,巨頭們已無法吞下或是整合其所有的潛在對手。這意味著一些小型的企業將在競爭中生存并發展壯大。或許諸如雅虎、美國在線等二線企業將有機會收購自己感興趣的公司。或許,巨頭們會繼續在自己善長的領域內進行創新。
編譯:靳生喜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目前,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銷售遠遠落后于三星、蘋果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系統手機,而在低端手機市場,又無法制住其他的亞洲競爭對手。自從2007年iPhone出現之后,諾基亞的利潤從領先行業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425/5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