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左)問道《連線》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右)
TechWeb編輯推薦:4月23日,騰訊公司首席執行長馬化騰延請凱文·凱利(Kevin Kelly,以下簡稱KK)至其北京會所就“失控與控制——探索互聯網本質”為主題進行對談。
在這場被業界人士稱為“產品帝”與“預言帝”的對話中,馬化騰向KK提了7個他心中的尚沒有答案的問題。兩人均談及了不少各自角度的互聯網觀點,特別是馬化騰,這次罕見地承認了自己的各種憂慮和歡樂暢想。
第一問:控制
馬化騰:KK,你有一本書叫《失控》,對互聯網企業的管理來說,失控和控制之間怎么樣找到一個平衡點?
KK:就像對待一個屬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你沒辦法直接控制他,最好就是培訓一些理念能讓他能夠放手去做,比如你告訴這個孩子,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應該為什么東西感到驕傲,你有什么獎懲給他,這是我們可以運用的一種控制方法。在公司內部、在互聯網界,我們同樣也可以那么去做。
馬化騰:是的,騰訊的內部管理是我目前一個非常大的擔憂。員工人數增加非�?�,去年增加60%,現在突破兩萬多人,文化稀釋、管理等方面其實會產生很大問題。還有就是業務層面,對新產品的研發上控制的問題同樣存在。
第二問:壟斷
馬化騰:不管是微軟,還是Facebook,也包括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公司,都面臨壟斷的指責。你怎么看待這種指責?
KK:在工業時代,壟斷是非常不好的一個事情,因為通常來說,壟斷會導致不平衡。但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我們對壟斷的看法應該是不同的,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價值。
互聯網時代的壟斷不會是長時間的,而是一種短暫的壟斷,很快會被下一代產品或者下一代科技所取代。我認為這種短暫壟斷是有利的,只要它能夠給我們的用戶帶來好處。
馬化騰:大家都知道有人正在告我們壟斷。我認為,在一個市場份額大并不是壟斷的充分條件,更重要是它有沒有用這個條件去做壞事情,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判斷。
第三問:隱私
馬化騰:隨著社交化媒體的發展,在數據的海洋中,個人隱私與個性化服務產生新的沖突,你認為互聯網中隱私的邊界在哪里?
KK:如果我希望大家都把我當成一個個性化的個體,我就必須在大家面前剖析我自己;如果我希望這種個性化服務最大化,我就要有最大化的透明度。
馬化騰:我現在的反思是:一.如果規則一開始就定得很清晰,讓用戶知道,參與這個服務將會得到什么,但也可能讓別人了解到你更多情況。二.產品的變化一定是漸進的,這樣可以有時間去化解問題,調整隱私策略。
第四問:平臺
馬化騰: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關心,在平臺上創業能不能長出一個平臺性的公司?
KK:自己開發平臺會非常復雜,如果你是一個新創業的人,更好的是開發出來一個新的產品,拿到別人的平臺上去賣。
馬化騰:現在的環境比我們十幾年前做互聯網時候好得多。
不需要一個賬號體系,用Facebook的賬號或者其他的成熟的賬號就可以使用;再一個是后端的支撐,比如云平臺,創業者不需要很大的投資就可以租用服務。
第五問:創業
馬化騰:假如KK到中國來創業,你會選擇什么樣的行業?
KK:我非常感興趣的是信息技術,比如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社會趨于老齡化,科技的發展可以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我現在所配戴的是一個小的設備,它能夠不斷地檢測我的健康狀況。我相信某些健康信息產品會在中國有大的市場。
馬化騰:剛剛我和KK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溝通,有兩點印象深刻:一個是傳感器可以把身體的情況傳到云端,它可以通過這種一次性的醫療檢測獲得海量的數據,而且從多人的數據中找出一些規律;第二,醫療健康也是一個社交化的構思,同一種病或者同一種特征的人可以聚在一起互相交流。
第六問:人性
馬化騰:很多人說科技讓人變得越來越膚淺,但是KK在《失控》中多次提到科技在改善人性。在人性和科技大規模融合的未來,您覺得我們的人性會被互聯網以何種方式、何種強度改變?
KK:互聯網使人和人之間產生更多聯系,在目前全球化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們沒有辦法去阻止它的發展,人們之間相互支持形成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越大,我們獲益就會越大。另一方面,科技越來越復雜,但是它也越來越生態,越來越有機,它越來越像一個生態系統而不只是一個機器。
馬化騰:但我也有一些疑惑,如果科技真的這么好,使很多人的抗打擊能力降低、變得脆弱,會不會讓人太過依賴技術而什么事情都不會做了?
KK:不要擔心。人類是一個大的云,像人體有20億的細胞一樣,每一個細胞可能會死,但是它們組合起來成為了一個人體。單個細胞的死亡并不會讓整個身體滅亡,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集合起來的原因。
第七問:未來
馬化騰:我想知道,對于整個互聯網的生命來說,人類已經處在它的哪個階段?或者說,未來十年我們能夠到達哪個階段?
KK:互聯網只是一個嬰兒,過去20年,我們有了很多重要的發明和產品,但是還有更多的產品沒有開發,我們只是處在這樣一個進程的開始。
20年之后,我們身邊會充滿了各種數據流,數據流會在我們彼此的身體之間產生流動,就好像我們生活在云之中,我們本身也構成了云。我們不會再想網頁、瀏覽器這種東西,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馬化騰:未來會不會每個人的大腦連到云里面去?冥想一下大家就可以彼此交流?
KK:這個我也不知道了。
【連線今年關注了什么】
■ 1月號
社交媒體如何刺激社會騷動
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各種瀏覽器、App,都將我們置于這個世界之外。然而,在罕見的情況下——比如當我們要形成一個人群時,情況則相反——這些技術可以提供一個奇怪的“黑暗魔法”(Dark Magic)。黑莓手機能將一條消息發送至通訊簿上的所有人。技術允許一群有相同心思意念的人們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聚集在一起。
推薦閱讀
王興,美團和飯否兩個風格迥異的產品的領導者,當下中國最熱門的連續創業者和大互聯網公司之外的最有影響力的產品經理, 沒有之一。也是北京互聯網創業圈30歲這波人的一哥,團購行業競爭如此混亂,業界卻無一例外看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化騰對話凱文·凱利:如何面對壟斷指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424/5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