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天集團日前宣布,將于4月27日關閉與百度在中國合資開設的B2C網站樂酷天。據了解,樂酷天網站雖然關閉,但雙方所成立的合資公司仍舊存在,并且保持此前的51%和49%的股權架構不變。
2010年6月9日,百度與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的合資公司宣布,啟用“樂酷天”作為網上商城的品牌名稱,樂酷天在上海的招商至今回想還歷歷在目。該網上商城將提供“全部為優質正品”的商品。2010年10月19日,“樂酷天”正式上線。或許,今天樂酷天的結果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必然,或者是一種自然競爭法則下的淘汰,但無論如何,必將為中國后來的電商經營者帶來不可或缺的經驗。筆者從自身對于樂酷天的理解,來分析一下其中的是與非,歡迎共同探討:
互聯網用戶的使用行為和習慣存在地域性差別
如今看來,“樂享東京時尚生活”的樂酷天,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有偏差的, 東京的時尚未必就能成為亞洲的時尚;同樣,在日本NO.1的網上商城,在中國未必如此。
繼有啊之后,百度再次涉足電子商務,聯合樂天推出樂酷天,我想一定有其自身的考慮;但是有啊的失敗我想一定不是偶然的因素,這個百度應該比局外人更清楚,但是,對于電商的運作和搜索還是有區別的,無論是搜索公司做電子商務,還是電子商務公司做搜索,無疑都預示著一種新的網絡服務模式與業態的形成,那就是“搜索+購物”。我想說明的是,百度涉足電商和阿里巴巴做搜索不是一個概念,因為通用搜索和垂直搜索是兩個概念,流量不等于銷量,日本人和中國人在對待網購以及品牌認知上有一定區別,同樣在用戶的購物習慣上也存在著較大差異,亞洲的消費習慣購物行為等和歐洲人也存在著巨大差別,因此在日本行的通的品牌也好,模式也罷,在中國是個問號!
運營和推廣是電商核心
筆者當初第一眼接觸樂酷天的時候,最糾結的就是記不住這個網站的域名,可能在日文讀音里有特殊意義,后來也用了拼音域名,或許就不該叫“樂酷天”,很顯然從一開始日本人就沒有去日本化的運營推廣;還有運營團隊其實也很重要,在人才制勝的互聯網行業,日本人能比中國人更 了解中國人嗎?我相信,事實會告訴我們答案的。
據筆者了解,在平臺初期推廣上,背靠百度最大中文流量“出口”的樂酷天,不僅享受到了與百度賬號相通,百度注冊用戶可以直接登錄樂酷天平臺;此外,百度給予了很多推廣資源:競價排名、廣告聯盟、展現廣告、網址導航、框計算、阿拉丁的展現等。
但是,在線下和線上市場,我們似乎也鮮能看到樂酷天的推廣和營銷,如果只是依靠著百度的流量注入,沒有促銷、沒有市場化推廣、沒有用戶培育、沒有外部的合作和運營,在中國這樣慘烈的互聯網市場,要想馬上就能賺錢盈利,那是有“相當大”的難度。何況,百度也已經放棄了流量的喂給。殊不知,在中國還有天貓、當當、京東等,樂酷天是誰?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
另外,以大百貨招商行為開始,也是戰略上的一個重大失誤,給后期的運營和集中推廣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可想而知,有城無店的“空城”會是什么結局。
轉化率是電商不可言說的痛
轉化率一直是電商企業運營發展的重中之重,廣告有轉化率,推廣有轉化率,成交也有轉化率,有了百度的流量導入未必就能變成樂酷天的流量,繼而轉化成訂單,這個才是重點,粗放式的流量引導,加之粗放式的外部市場行為,“傍大款”未必就能讓自己有錢,在競爭激烈的中國互聯網市場,對于平臺網絡品牌的成長和發展,一定有其階段性特點,在每個階段做每個階段的事情,試想,在中國還會出現第二個“天貓”或者第二個“京東”嗎,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說樂酷天生不逢時是不準確的,當然投錯爹娘也是無從考證的,對于不了解中國市場的樂酷天來說,有了百度的流量,很難去做好轉化率,就更不用說,沒有流量應該怎么辦了,所以對于電商企業來說,轉化率可以說事其發展的命脈,在中國更是如此。
模式、資本、運營究竟哪個更重要,我們可能很難給出準確的答案。但是21世紀的互聯網洶涌澎湃,瞬息萬變,不能乘風破浪,便是幾何沉舟,但還好,樂酷天提前靠了岸。
推薦閱讀
中興通訊副總裁何士友(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郭曉峰)4月23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中興2012全球分析師大會上,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表示,中興在去年各項業務上仍保持著快速增長,這主要源自中興在研發上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童 陽:樂酷天商城關閉 水土不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423/5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