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再爆藥品行銷黑幕。代理銷售“勞克”牌結核丸的王尊合,涉嫌通過給予藥品回扣或返利,敲開北京8個區縣結防所的藥品采購之門。(據6月7日新華網)
看到這條報道,很多人覺得見怪不怪了,醫療領域的盛業賄賂事件早已層出不窮,而醫生利用處方收取醫藥回扣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拿醫生的心態來說:冰山一角,又何足掛齒呢?
而據一比多質量報告評論員陶卉調查,國內藥品的零售價多為生產成本的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達20多倍。藥品成本與銷售價格差距之甚,除了藥商須支付醫生大筆回扣,還得用于宣傳、公關和考慮自身的利潤等。藥價虛高,無疑給百姓加重了負擔,看不起病、生不起病成了百姓掛在嘴邊常說的一句話。
醫生收受賄賂除了使藥價虛高,百姓從物質上難以承受之外,百姓還有可能蒙受不必要的或者隱藏的健康危機。由于醫院銷售的潛規則,醫院對醫生作出承諾:醫生每開一瓶就會拿到一定的返利,舉個例子:“勞克”結核丸出廠價是12元/瓶,在北京市場的中標價即采購價是57.4元,醫院零售價是66元/瓶,也就是說醫生每開一瓶“勞克”結核丸,就能拿到15元的提成,開的越多拿的越多。而同種治核病的藥品就有可能遭受“打擊”,即便療效更適合患者,醫生也有可能為拿返利而不管不顧。有些無良醫生的宗旨便是:吃不壞人吃不死人,即便沒有療效也怪罪不到自己頭上。患者“道不出的苦”,其實人人都懂。
由于我國法律對醫生收取回扣的行為性質認定存在爭論,從而導致該行為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相應法律進行調整和規制。藥事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集體受賄的醫療機構也把回扣當成了日常收入的一部分。他們拿地坦然,拿地自在。
筆者借用這個報道,并非只是想抨擊行賄之風,更多的只是想強調醫生的天職,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在筆者看來:醫生、警察、老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職業,如果誰褻瀆了這個職業,或者以此作為斂財的工具,就應當“罪加一等”。醫生作為“白衣天使”作為民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怎可昧著良心,為了“銅錢”就奮不顧身地去染一身的“臭味”?!(文/陶卉 一比多質量報告頻道qualityreport.ebdoor.com/)
推薦閱讀
記者您好! 本人于2001-6-8日在淘寶http://trade.taobao.com/trade/detail/tradeSnap.htm?tradeID=80380314205871即喜嘉電器銷售部購格力空調一臺。下了定金后次日9點許來電告知上門安裝,安裝期間服務人員沒有主動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身為醫生收受賄賂天職何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10623/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