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南邑村,一家涉嫌生產偽劣食品的工廠內一角堆放著很多罐子。最近,該地數家食品廠因涉嫌生產偽劣熟食被關。

6月11日,記者從北京站對面一小攤位買來的黑烤鴨,打開包裝后發現烤鴨沒有頭和腿只有一團肉。
“黑心北京烤鴨”成本價僅3元
北京警方和工商赴河北博野縣追查黑烤鴨源頭,控制多名經銷商,黑烤鴨利益鏈條曝光
在前門等地買到的袋裝便宜“北京烤鴨”,打開居然是一堆爛肉!
5月,媒體曝光“北京黑心烤鴨”,但隨后記者調查發現,黑烤鴨包裝上的一切信息都是假的,追查源頭成為難題,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東城公安、工商通過抓獲在北京站地區銷售“黑心鴨”的經銷商,順藤摸瓜,牽出其上家以及烤鴨生產地。隨著調查深入,一條從河北博野縣開始,假冒北京烤鴨的鏈條逐漸清晰。
近日,本報記者沿著這條路徑,呈現黑烤鴨的出爐和進京歷程。
黑烤鴨出爐進京過程
原料由拆解的鴨架加工而成。也就是將鴨的胸部、大腿,以及鴨脖、鴨皮等肉質肥厚的部分去掉后,剩下的骨架和一些內臟。
生產和其他鴨副產品一起醬鹵生產,不是烤,是醬好的“北京烤鴨”。有的用不明來源病死雞肉,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蓋異味。
包裝包裝上注明烤鴨“總重量1000克”,產品實際不到500克,甜面醬2袋各250克。這樣總重量就是1000克了。
進京一級鴨販孔老二等從當地購入劣質鴨和甜面醬,進入北京市場。
加工二級經銷商張躍峰等以每只人民幣3.30元的價格購進,同時購進品牌包裝袋后自行加工,加工后的成本為人民幣4.70元/袋。
分銷以每袋人民幣6元的價格批發給北京站地區超市和商鋪。
終端前門、北京站、王府井等重點地區的超市和商鋪以每袋15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顧客。
北京黑心烤鴨是哪里生產的?
黑心烤鴨被曝光后,徹查源頭成為最緊迫的任務。但記者調查發現,黑心烤鴨包裝袋上的生產廠家、聯系電話,甚至食品質量安全編碼全都是假的。
盤踞在前門、北京站等地的經銷商成為突破口。
經銷商供出“黑心鴨”窩點
在東城公安分局和工商分局針對劣質“烤鴨”專項打擊中,抓獲一名一直在北京站地區銷售俗稱“黑心鴨”的嫌疑人張躍峰,張躍峰銷售的烤鴨正是被曝光的“全居德”牌和“福聚齋”牌袋裝烤鴨。
順藤摸瓜,一組調查人員在張躍峰暫住地(豐臺區新發地汾莊)查扣劣質鴨111箱共計3800余只,劣質雞爪、雞脖子等231箱,外包裝烤鴨袋4箱,甜面醬20箱。
另外一個調查組則在張躍峰“上家”孔老二住地(大興區青云店)查獲劣質鴨200箱7000余只,甜面醬260余箱。
據張躍峰交代,其銷售的兩個品牌烤鴨均來自河北省博野縣。那里是他的上家孔老二的老家。
第三個調查組隨即奔赴河北省博野縣“黑心鴨”生產源頭窩點。
警惕的南邑村村民
南邑,是博野最有名的肉制品產出地。
在博野縣,人們習慣把相鄰的南邑村、北邑村、鄧莊統稱為“南邑村”,這里集中了博野縣幾乎全部的肉制品加工廠。
南邑村內,可隨處見到朱紅色的烤漆門和高高的院墻。大門上篆刻的楹聯,房檐上精致的磚雕,與鄰村的平房形成鮮明對比,顯示著這里的富庶。村內不時駛過京P、京N車牌的小汽車,多是當地在北京做生意的。
但如今的南邑村出奇的安靜,6月9日,記者在村內看到,僅少數人家敞開大門。見到陌生人,過往的村民更是打量了又打量。
記者以聯系采購博野烤鴨的名義在南邑村探訪了兩天,發現村民們對“烤鴨”一詞都十分警惕,“到別處打聽去”,多數村民顯示出不歡迎的態度。
一名女村民甚至埋頭鋪磚,假裝聽不見記者的大聲詢問。
“我們是老百姓,你們要收貨的話,還是找廠里吧,別找我們麻煩。”一名曾在肉制品廠加工烤鴨的村民騎著電動車,直奔家中。
經過反復溝通,一名女村民聲稱自己可以幫忙聯系,試探性地問記者要收多少貨,但聽到不合行規的回答后,又否認自己有貨。
“你們還是回去吧,這時哪能收到貨啊。”一家百貨商店店主苦笑。
謹慎的當地肉制品生產廠商
閆輝(化名)猛吸了一口煙。
借著吐出的煙霧,這個河北博野縣南邑村的食品廠老板上下打量面前的陌生來訪者,懷疑其是不是執法人員。
閆輝做過多年烤鴨生產加工,他盤算著重拾舊業,但甚是小心。
他掏出一張自己的名片,在記者面前晃了一晃,“你知道我開食品廠就可以了,名片上有廠址,不能給你看。”
閆輝的廠子生產聞名全國的“北京烤鴨”、“德州扒雞”、“道口燒雞”等外地知名品牌。
“今年都恐怕不能出貨了,你們要是進貨的話最好還是去別的地方吧。”閆輝說。
自5月25日起,北京東城公安分局和工商分局組成的調查組已經在當地突擊檢查過幾次了。
配合檢查的當地人士稱,每次結果基本都一樣,面對緊閉的食品廠大門,北京方面沒有抓到直接生產“黑心鴨”的證據。
像閆輝這樣的生產商非常謹慎,除非有北京大興、昌平等地的熟人介紹,否則很難打探到貨源信息。
村里18家左右的食品廠,近期全部停業整頓。即使是官方認可的正規企業,也選擇了停產整頓。博野縣質監局食品科科長梁濤說,村內的永勝、旺源、博逹等3家食品廠通過了初檢,“其實可以運營了”,但他們仍選擇繼續停業。
北京調查組屢吃閉門羹
就在記者抵達的當天上午,東城方面派出的調查組也剛從村里撤走。記者未能接觸到調查組成員,不過,當地村干部和部門所反饋的事實是:追查行動并不順利。
當天清晨,3名東城調查人員在博野縣南邑村的博亨肉食制品廠(以下簡稱“博亨廠”)前吃了閉門羹,無奈下,只好找到南邑村村支書王常樂,請他出面尋找廠方負責人。
調查組希望這個老干部能幫他們找到嫌疑人,但王常樂說,自己還是怕以后不好開展工作,所以叫著鄉派出所的人一起去博亨廠敲門。
大門同樣緊閉。
根據經銷商供出的線索,調查組在當地還調查了利眾食品廠和華香肉食制品廠。
5月25日深夜12點左右,利眾食品廠,調查人員將法人代表的兒子帶走協助調查。
對北京方面的突擊調查,博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科科長梁濤表示,帶走調查并不一定有罪,不能證明黑烤鴨源自博野。他說,“這些年來,我們沒查到過假冒全聚德烤鴨。”
博野縣的匯報材料認為,北京黑心烤鴨的原料可能來自北京郊區、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其中一名河北經銷商供出源頭來自河北省博野縣。所以,博野質監部門配合北京調查組前往利眾、華香食品廠,在廠區未發現可疑產品或原料,廠房也沒有生產痕跡。
利眾食品廠已經不生產北京烤鴨,改做雞爪、雞脖等小食品了,“人家起碼不可能生產假冒全聚德。”梁濤說。
可蹊蹺的是,陪同調查的博野人士透露,幾個印有“北京風味烤鴨”字樣的彩色包裝袋卻在利眾廠內被調查組發現。
“北京風味怎么了?又不是全聚德烤鴨,品牌都是利眾自己的。”梁濤這樣認為。
小作坊假冒烤鴨有多年歷史
假冒北京全聚德等知名烤鴨并不是近年的事情。
據2006年9月《河北經濟日報》報道,博野縣質監局取締了一個仿冒全聚德烤鴨的生產窩點,查獲包裝上印有“北京全聚德”字樣的烤鴨300只。
6月9日,博野縣質監局局長黃銀生坦言,2005年之前,南邑村充斥著大量小作坊。
“德州扒雞、道口燒雞、北京烤鴨……哪里的名氣大就冒誰的牌子,村里家家戶戶支口鍋就做雞和鴨子。”村民郭鳳茹(化名)說,20多年來,南邑村的小作坊一直都這樣。
郭鳳茹從來不買這些包裝烤鴨,她知道食品廠的產品充斥著劣質烤鴨。
當地出租車司機老侯的兒子在北京一家技校上學,寒假放假回家時,特意從北京帶了一袋北京烤鴨。老侯一見包裝就知道兒子上當了。打開后是一堆發臭的爛肉。
2003年當地采用“休克療法”,“打掉黑窩點,托起小作坊,培育大企業”,對未達到規定生產標準的一律停產整頓,驗收合格一家開工一家。
據當地媒體披露,有56家肉制品加工攤點在此次整治中倒下了。
博野縣質監局食品科科長梁濤說,這批被淘汰的企業中就有很多搬離博野。博野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占領形容,那次整治,博野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
博野官方稱,剩下的食品廠則成為博野縣重要的支柱產業,據了解,年生產量達到3萬噸,產值達3.5個億,占全縣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河北省質監部門發布的2007年二季度食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公告顯示,博野縣18家肉制品的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達100%。博野肉制品的表現優良。
但1年后,2008年,7種不合格食品被北京市食品安全辦責令退出北京市場,其中就包括博野縣生產的兩種“北京烤鴨”。
衛生不合格因更衣室沒凳子
今年1月27日,河北省政府決定集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其間,要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關停取締一批、停產整頓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派監督員進駐企業監控一批。
鑒于“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官方隨后又決定將整治行動時間延長兩個月,至5月底結束。
5月,黑烤鴨事件曝光,梁濤說,該縣為配合全省,還開展了“食品專項整治回頭看”活動,將整個行動又延長至6月20日結束。
時而穿梭在南邑村的食品執法車已經讓村民們窺探出態勢的緊張。
博野縣委宣傳部提供的一份情況匯報顯示,該縣質監局和食品安全管理辦組成的兩支檢查隊已于3月初查封該村利眾、華香和德寶新興肉食制品廠的廠區設備和庫存,并取締、吊銷其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梁濤說,上述三家企業主要是產品出廠檢驗未過關,沒有對產品進行包括大腸桿菌含量檢測在內的全項檢驗。
整治行動的重災區是南邑村,18家左右的食品廠,全部停業整頓。不過,梁濤說,南邑村的食品廠普遍存在的問題僅是廠區衛生不達標,例如污水排放不通暢,鍋灶清洗不及時。
而在生產環節,表現主要就是生產間墻面沒得到及時清理,“更衣室里有柜子,但沒有凳子可以坐著更衣等等。”
|
推薦閱讀
近日有消費者稱由于飲用王老吉患上胃潰瘍,準備想法院起訴。衛生部在有關新聞發布會上也披露,王老吉涼茶中部分成分和原料確實不包括在衛生部公布的、允許食用的中藥材名單之列。王老吉灌裝生產商廣東加多寶集團發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黑心北京烤鴨成本價3元 利益鏈遭曝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10621/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