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華時報了解到:昨天上午,59歲市民劉慶明到朝陽區安貞醫院輸液,護士未認真核對信息,錯將他人藥水輸入她的體內。劉女士發現后,立即讓護士更換。昨天,當事護士承認出錯,并稱兩人所輸液體均為治療鼻炎藥物,不會對劉女士有負面影響。值班負責人稱,周一會將此事上報醫務處,等待進一步處理。
患者聽差名字錯應答
昨天上午9點多,市民劉女士來到朝陽區安貞醫院輸液。此前她在該院耳鼻喉科診斷為急性鼻炎和慢性咽炎,已輸液3天。“因為是最后一天,身體不是特別難受,我就沒讓家人陪著。”
當時,醫院輸液室坐了很多等待輸液的患者,護士按號呼叫病人名字。幾分鐘后,劉慶明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她剛想答應,發現護士去了其他病人那里。隨后,她又聽到有人喊劉慶明,她趕緊應答,并招呼護士過來。
扎完針后,劉慶明靠在椅背上準備休息。幾分鐘后,她注意到架子上掛著兩三瓶藥水,“我一直都是輸一瓶,今天怎么變成這么多了?”劉慶明趕緊掏花鏡看名字,發現標簽上寫的是“程建平”。劉慶明說:“這時才意識到聽錯了名字。”
護士被指未嚴格核對
發現名字不對后,劉慶明趕緊喊來護士馬女士,將錯誤的藥水換掉,重新為她扎上。“她當時態度特別不好,一直責怪我錯應答,我是個病人,上面都有名字為什么不核實一下。”劉慶明邊流淚邊說,自己心臟不好,事發后,心跳加速,兩腿發軟,直到輸液結束一直不能平靜。
在院方提供的處方上,程建平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藥物比劉慶明的多出0.9%氯化鈉和氫化潑尼松。其中有兩種藥與劉女士的藥相同,但劑量卻有差別。護士馬女士稱,當時自己叫的是程建平,但是劉慶明卻聽成自己的名字。得知出錯后,她趕緊將藥物更換。“當時我也很緊張,出現這樣的事心里特別害怕,也覺得非常抱歉。”馬女士說,為劉慶明輸的是相同的藥,只是劑量不同。
程建平、劉慶明的主治醫生嚴女士稱,氫化潑尼松是一種抗過敏和消炎的藥物,對劉慶明使用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護士稱愿意承擔責任
昨天,在患者劉慶明的要求下,護士馬女士寫下事故經過,并為劉慶明作出承諾,“若因輸液發生不良反應,愿意承擔責任。”由于事發周末,安貞醫院醫務處無人上班。值班負責人高女士稱,周一會將此事上報醫務處,具體如何處理要看對病人產生怎樣影響。
記者致電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熱線,接線人員稱,此類事故一般由醫院自行處理,如果醫院處理不當,患者可向熱線舉報,待進一步協調。
推薦閱讀
在媒體多次報道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醫托騙錢。昨天,又一名受害者韋女士致電本報反映:被騙了3000多元,連一味藥都沒拿到。 同病相憐 拼車前往 韋女士說,4月3日上午,她在丈夫陪同下,到方斜路上的上海紅房子醫院>>>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10410/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