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30日A14版報道的《你走路還有風險呢,整容是破壞性美容,放心》稿件,報道了安徽中西醫結合醫院注冊醫生周凱,常到各美容店“走穴”,更聲稱她在全市有100多家加盟店,而且經驗豐富,技術了得。在她手下做整容的風險,就似走路一樣安全,風險幾乎為零。
當事人說 我沒錯,市場和顧客需要我
“都是市場需要我”
“誰做壞了嗎?我做整容礙你什么事了?哪個醫院的醫生不走穴?”11月30日上午,記者剛到報社,手機就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個阜陽的手機號碼。按下接聽鍵,一個“咆哮”的女聲便從聽筒中傳來。
原來11月30日被曝光的“走穴”整形醫生周凱發怒了。
11月30日上午,記者接到了周凱的電話,她大聲斥責記者為何要“砸”她飯碗。
吼完這一次,2分鐘后,記者的電話又響了,還是周凱的電話,這次她的聲音更聲嘶力竭,“我要打你,打死你!”
這還不算完,20分鐘后,周凱再次打來電話,這次她的聲音依舊很響,但說話的態度有所緩和。
“是因為市場有需要,我也是為了顧客的需要。”周凱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顧客提供服務,“好多領導,他(她)們怕被人看到,才會要求我上門的。”
“哪個醫生不走穴?”
“我哪里得罪你了,為什么要把我說的話寫到報紙上,我又沒有做壞事……”周凱堅持認為,她做得理所當然,“又不是我在外面給別人做失敗了,要是真那樣,被報道我無話可說。你怎么不去曝光那些做壞手術的大醫院的醫生啊?”
“義憤填膺”的周凱,還質問記者為何單獨曝光她一人,“這又不是我獨創的,哪個醫院的醫生不這樣做?”
周凱聲稱,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整形醫院的醫生都在“走穴”。“某某和某某,有哪個不出去做的?”
她還點出兩個在合肥有較大影響力的整容專業醫院,印證很多醫生都有這樣的行為。
但對于具體是哪家醫院的哪位醫生,周凱表示,“個人做個人的事情,我不想去說。”
市衛生局 注冊醫生不允許在外行醫
醫生私下“走穴”,這是一種什么行為?合肥市衛生局表示,這是肯定不允許的。
一個正規的醫生,首先要有醫師資格證,“這是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的,這個證是做醫生的必備條件。”醫政處工作人員表示。
其次,還需要在衛生行政部門注冊,注冊后只能在注冊的醫療機構以及職業范圍內行醫,“除了會診、衛生支農、救災等,都不允許在注冊的醫療機構外行醫。”
對照標準來看,周凱既不在注冊的醫療機構,也不在注冊的職業范圍內。
工作人員表示,“私下行醫,未造成大的影響的,有時會警告處理,如果產生了嚴重影響,則會被嚴肅處理。”
醫院表態 走穴醫生已停職,或將開除
“我已經被開除了,飯碗沒了。”周凱稱對于自己做的事,醫院確實不知情,“這是我個人的事,醫院不做整形,也不可能允許我在外面做這個事情。”
記者再次聯系安徽中西醫結合醫院辦公室,汪姓工作人員表示,周凱的事醫院正在處理,“已經匯報給院長,院長會找她談話,我們醫院對她做出了停職處分,很可能要開除她。”
工作人員說,周凱在醫院做的是中醫美容,并不負責整形手術的工作,“她主要負責采用中藥調理、藥膏敷用等美容形式,不知道她為什么在外面做整形。”
專家提醒 需謹慎選擇正規醫院整形
“整形就像任何手術一樣,風險不可避免。”安醫附院整形美容科主任趙宇表示,因整容而造成死亡的案例,大醫院也發生過。但是,在大醫院做整形手術時,醫生肯定會對手術風險持謹慎態度,“但一些民營醫院,他們在宣傳時,會把整形效果夸大,把風險縮小。”趙宇表示,千萬不要相信整形廣告。
在選擇整形醫院時,首先要看醫院的資質,“整形美容診所、門診部、醫院,能做的手術都不同。”一些全身麻醉的大手術一定要選擇大醫院,“大醫院在醫療設施上會好很多,即使在手術中遇到什么危險,也能在醫院得到第一時間救治。在家做整形手術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消毒的環境,手術風險更大。”其次要看醫生,“大醫院都是正規醫生,經驗也比較豐富。”但一些民營,甚至私人醫生,“醫生素質比較差,有些甚至是護士,只受過短期進修培訓。”
在一般人心目中,大醫院整形費用肯定比民營醫院貴,趙宇表示,實際上大醫院并不貴,“因為有物價局控制,一般雙眼皮,大醫院也就一千多元,但有些民營醫院,會到三千,甚至更高。”趙宇提醒廣大市民,整形一定要慎重,“絕不是做面膜那么簡單的事。”
推薦閱讀
11月25日,張女士的父親因胃部不適,前往東新路上的杭州愛德醫院就診,醫生要求做胃鏡。令張女士沒想到的是,做胃鏡時,父親突發休克,院方立即將其父親轉入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經檢查,張女士的父親腹部進水,需要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01207/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