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毛京東(圖片來源:法制晚報)
“今天你團了嗎?”隨著物價不斷上漲,網絡團購高唱著“物美也能價廉”的凱歌招徠了眾多粉絲追捧。
然而,伴隨著團購熱潮,因團購引發的糾紛也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據“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統計,今年上半年團購投訴量僅為30件,而從7月開始,投訴量呈井噴之勢,截至目前已超過1200件。
統計發現,網站售后服務不佳、網絡詐騙,以及產品質量缺陷位居投訴前三名,比例分別為27%、18%、16%。
記者結合投訴類型將團購中可能隱藏的問題分成五大陷阱,請相關法律人士逐一分析,并為您團購支招兒。
陷阱一
貨不對板
在超低價格的背后,部分商家為賺取利潤,在商品品質和服務上做文章。部分網站提供的商品貨不對板,還有的甚至為團購另外定制品質較低的產品,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典型案例
小張在某網站團購了8盒某品牌的黑珍珠納米面膜。面膜到貨后,小張拿它與其在香港買的同品牌面膜進行比較發現是假的。
小張說與網站簽訂委托協議時說好了面膜的品牌、產地等要求,于是聯系該團購網站客服要求退貨、退款。而該網站認為其只是提供中介服務,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應直接找產品商家負責。
●責任分擔
網站是否擔責 分兩種情況
朝陽區法院法官范米多告訴記者,消費者發現團購商品有質量問題時,要根據團購網站在團購過程中的法律地位確認責任。
如果團購網站公布商家的商品信息,僅供消費者瀏覽訂購,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團購網作為中間人,因其只提供中介服務,并不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只能要求商家賠償。
如果團購網站發布商業廣告,接受消費者委托,按照委托協議中約定的商品名稱、種類、數量、價格等采購后交付消費者,并向消費者收取貨款,這就屬于有償委托合同。
在這種情況下,因團購網站的過錯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消費者就可以要求網站賠償損失。
●法官支招
保留聊天記錄
因此,在團購時要注意保留與團購網站的往來聊天記錄,保存商品的宣傳網頁。同時最好簽訂團購協議,并明確雙方的委托關系,以及出現產品質量等問題是否由網站負責處理、賠償等。
陷阱二
價格不實
不少商家以低價為誘餌,吸引消費者前來選購,但其實很多商家在所謂的“泣血折扣”前,早已把商品原來的賣價提高,即使團購折扣后,讓利也并不多。
●典型案例
陳女士團購了一款電力高壓鍋,網站標價720元,團購價格240元。但在電器市場上她發現這款產品賣場售價也就300元。了解情況后,陳女士大呼上當。
●專家支招
超低價團購家電不能信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售后服務專委會王福山秘書長表示,對于超低價團購不能輕信,尤其是家電、數碼、手機、電腦等產品。
目前此類產品廠商的毛利潤在20%左右,低端產品的利潤更低,所以,如果團購價低于5折出售,大多都有問題。
陷阱三
不能退單
“退單難”在網絡團購中表現突出,有些商家壓根不同意退。有些商家則在退貨時要求消費者提供發票等有效證明,而網絡團購時個體消費者往往沒有發票。
此外,很多團購網站都沒有在工商部門、網絡監控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售后服務根本無法保障。
●典型案例
小金在網上團了一雙運動鞋,可貨到試穿后不合腳,而且鞋子質量也不好。小金隨即聯系該網站要求退單。網站客服人員以小金試穿造成鞋子有輕微磨損為由不予退單。
●專家支招
最好選擇第三方支付
推薦閱讀
王大姐,今年45歲,老家在四川一個偏僻的農村,小學尚未畢業,長得人高馬大看起來就有使不完的力氣,黝黑的臉蛋整天掛著笑容。 05年春節后,王大姐跟著同鄉來到杭州找工作,便在我們小區租了一戶人家的地下自行車庫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今天你團購了嗎?團購陷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34/20101205/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