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虎嗅網曾經揭曉過一篇文章西祠必需放低身段,以一個處所社區的姿態面臨未來。具體剖析了老牌社區西祠胡同今朝成長面臨的問題。西祠胡同創立于1998年,今年是西祠的15周年數念。作為一家真正的“活化石”網站,西祠當前的成長卻并不盡如人意。對角力計較鄰省浙江的杭州19樓能達到上億元的營業額。同是依托于南京地域,輻射江蘇地域周邊城市的西祠,卻甚至還比不上常州的化龍巷。就在全國的處所社區都是模擬進修19樓的同時,西祠的定位卻不是那么清楚。一向以來,西祠都想實現自己的全國性平臺夢,但其自身的基因和運營情形卻抉擇了其只能算是處所社區的命運。想跟海角叫板,但卻還比不上化龍巷,是西祠近幾年的情形。19樓在處事杭州當地市場的同時,已經在姑蘇、嘉興等江浙滬城市斥地新站。而西祠在江蘇省內的輻射力卻不才降,雖然名氣和品牌還在,但真正能挖掘的商機和輻射力僅勾留在南京地域。
垂直和處所化 社區論壇要明晰定位
履歷了web1.0,2.0時代十幾個歲首的BBS,歷盡風雨,確實已經老了。可是說BBS已死,其言也過。微博、微信的呈現,確實分食了一部門社區論壇的用戶,降低了社區論壇用戶的黏性。但新興社交媒體事實?下場是陪同移動互聯網成長的新事物,擴張迅速,但也還未成熟,面臨的問題不比傳統BBS少。雖然注冊用戶數目呈現一種“核彈”式的爆發增添,但也同樣存在著用戶黏性降低,新奇度下降、盈利模式不清的問題。以新浪微博為例,注冊用戶量雖復雜,但真正天天都在發微博看微博的活躍用戶比重卻十分低。而其商業化歷程一向存在變數,雖然經由過程自建營銷平臺沖擊微博營銷年夜號,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合作推廣等體例加速商業化,但效不美觀還難以評定,其未來的盈利模式和商業化價值仍然無法切確展望。而微信,也因收費傳說風聞、營銷價值被放年夜等原因,被普遍看好的情形下若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2年,對于此刻被稱為“活化石”的BBS來說,梗概況上來看并不是一個光鮮的年份。CNNIC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收集成長狀況統計陳述》顯示,2012年社區/論壇用戶為1.4469億人,增添率為負2.3%,成為這個互聯網產物降生十多年來的初度負增添。而新浪微博單個平臺的注冊用戶量就已經跨越4億。西祠、海角、貓撲等老牌BBS雖然也在有條不紊的運營著,但已經較著不再是媒體和網平易近關注的第一焦點。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體的呈現,不單傾覆了傳統互聯網信息傳布的體例,更是改變了網平易近上網的習慣,陪同移動互聯網而來的新理念新商機正在沖擊著傳統BBS的市場。用戶流失蹤、盈利模式不定、定位不明等問題正在困擾著BBS的未來成長。
BBS作為中國互聯網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種形態,真的已經老態龍鐘了嗎?滄桑的外表下是否還有一顆舊貌換新顏的決心,是否敢于考試考試,敢于改變,敢于立異,相信才是抉擇未來死活的關頭。
按理說,江蘇和浙江,南京和杭州,無論經濟、人文、互聯網成長都有著十分相似的處所,江蘇地域的網平易近數目和經濟消費能力也是全國前列。但西祠卻沒有杭州19樓更有活力。若何摒棄全國性的平臺夢,敢于認清自己的定位,做好江蘇甚至南京當地的處所社區,在原有品牌和影響力還在的情形下,整合更多的資本,去挖掘當地的商機做好當地的處事,去做處事,毗連當地用戶需乞降商家,改變依靠硬廣、花嫁這樣的單一盈利模式。依靠內容制造話題,經由過程話題挖掘商機。更多地知足當地用戶的需求,才能安身,才能做更年夜的平臺夢。
無論是垂直性社區仍是處所論壇,此后的成長都要明晰定位。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年夜,西祠的品牌還在,用戶還在,找準定位,此后的成長仍是值得等候的。對于其他的一些社區論壇,像貓撲、海角等,可能也碰著了近似的各種問題,但不管你是處所社區,仍是全國性平臺,只要能夠明晰定位,看準當地和垂直規模的供需,BBS還有一顆年青的心。(文/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