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對于“制造的鴻海”轉為“科技的鴻海”和“商貿的鴻海”癡心不改。
也正是意識到了2013年完成15%增長目標的不易,郭臺銘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商貿鴻海”。雖然鴻海做渠道一直不被看好,也確實屢戰屢敗。
但無論如何,這都并非鴻海當下最大的戰略分歧。真正讓前述知情人士作出“郭臺銘上了年紀”的判斷是,郭正計劃“不惜血本”再次介入電商業務。
此前的情形是,因為看到代工利潤微薄,郭臺銘一面向面板等上游“布局”,一面開啟了“渠道下沉”策略:利用萬得城、賽博數碼、飛虎樂購、敢闖店中店、萬馬奔騰等五種方式,進軍渠道。
可事不遂人愿。鴻海持股占比約25%的萬得城接近在國內清盤;飛虎樂購在杜家濱2011年年底自富士康出走后,幾乎再無統籌規劃;萬馬奔騰則因為規模小、人員不專業、產品售價高而頻頻被爆出停滯消息;敢闖店中店和賽博數碼的拓展亦難如意。
但郭臺銘對于“制造的鴻海”轉為“科技的鴻海”和“商貿的鴻海”癡心不改。目前,富士康內部,正積極開展“萬馬科技體驗店”的相關研討,包括設計LOGO等,準備在2013年開出數百家乃至上千家萬馬科技體驗店。
“向商貿轉型沒有錯,但如何轉型、怎樣定位就尤其關鍵。”前述知情人士說,多年的渠道轉型失敗表明,富士康缺乏零售人才,所以,向商貿過渡,富士康必然應該采取代工為主、電商為輔的思路。但問題是,在郭召集開會的全部時間里,都是一幫只做過制造的“老頭”在圍繞電商討論。“而且更致命的是,郭臺銘做渠道的思路仍然沒有換。”
以飛虎樂購為例。郭臺銘此前的做法是各個事業群拿出各自代工的產品和資金,投入到富士康內部的電商平臺上,表面上看是杜家濱主持大局,統一規劃,但實際上,各事業群都占有一塊山頭,各自為戰。
在選拔零售人才的操作方案中,萬馬奔騰此前選派各事業群內年齡30歲以下、連續三年集團考核業績為A的“失敗”做法,這次在萬馬體驗店的計劃中再次被采用,層層分派、投入更大、舉全集團之力開啟“萬馬科技”的結果很可能導致既沒有明確的拳頭產品,也不知道究竟是以賣產品還是占渠道為定位。
“如果是為了賣產品,富士康完全沒必要花這么大力氣去做渠道;但如果是為了占渠道,在當下電商進入平臺之爭、全品類覆蓋的情況下,萬馬科技仍以家電、3C為主的模式不可能在當下電商渠道之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前述知情人士說。
也正是郭臺銘在再次發力電商思路上的“拎不清”,讓前述知情人士作出“郭臺銘上了年紀”的判斷。
就此相關種種,本報記者求諸富士康媒體辦公室及鴻海發言人。截至發稿,對方尚未置評。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2013年3月28日,UC優視公司在北京維亞大廈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Pad(平板電腦)戰略以及iPad、WinPad、aPad三個不同系統平臺版本的UC瀏覽器。UC優視公司產品總裁何小鵬表示Pad將成為繼智能手機外,UC的另一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30331/264508.html